标题 | 共建共享视角下片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构建的策略研究 |
范文 | 汤俊毅 李绿谊 【摘要】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学习成长的重要内容,是幼儿自主活动、深度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简明扼要地提出:“要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多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两者都没有对“资源”进行界定以及使用指引。各园自行其道,缺乏科学规范的引导,导致目前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资源内容设计不实用;资源建设采集形式化;资源管理运用不规范;资源适用对象片面化等问题。我园作为片区的优异示范园,除了硬件设备的逐步替换更新,在軟件即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方面也迈出了探索的步伐。意在以己之力融汇片区集体智慧成果,使其形成适合于本片区幼儿园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库”。以此“幼儿园课程资源库”为“心脏”,为片区各园的课程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关键词】共建共享;幼儿园课程资源库;资源库构建策略 一、相关概念识别 (一)共建共享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多种形式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而综合多方研究表明,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正是对其最有力的回应之一。 本研究以“共建共享”为基点,希望能更大限度聚合片区各园多方面的努力来扩大资源并物尽其能。“共建”与“共享”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即共建作为物质基础,共享作为精神基础。共建是共享的义务前提,共享是共建的权利保证。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库 不同于中小学学科课程的划分与定义,幼儿园课程至今仍未获得一个公认的概念意义。而课程作为教育内容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只是简单地将其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五个领域。这就为幼儿园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增添了考验。 本文通过比较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倾向于将“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定义为幼儿园储备的适用于幼儿获得多样化经验的各种资源的整合,即支持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各种资源,包括幼儿资源、园本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本土特色资源等等,并对其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与使用。 二、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特点 (一)实用性 在本研究深入开展前,我们通过发放问卷以及随机个别采访各园教师发现,在现有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相当多的“形式化主义”,即相当多人力物力的课程资源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这使得大多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采集工作怨声载道,同时教师的积极性也逐渐被磨灭。 本研究在课题开展中,尤其注重“人本管理”,重视各教师的使用感受及情绪需求。因此,我们将“实用性”放置第一位,即经过大范围摘取可用资源再通过层层筛选后,最后将具有实用意义,能够切实使用的资源留下并载入资源库。 (二)普适性 通过翻阅以往的研究发现,目前相当多关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研究停留在本园本班级的一个建设及使用研究上,较少考虑资源的“普适性”及“大众化”,使其适用范围有限,同行无法有效借鉴。“普适性”即在自身受益的基础上进行共享,邻近甚至相似的同行都能选取进行个性化调整与使用。 我园作为片区的优质示范园,在硬件设备以及各种软件资源尤其是师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资源的“普适性”方面研究打破以往以本园为主的研究界限,更多了解、拓展其它姐妹园以及各园的课程资源,在各园的困境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与追踪。在采集各园所提交的困境与方案基础上进行多园合作深入研讨,力求将资源普适化。 (三)时代性 众所周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较晚。到了20世纪30年代,我国有了“南陈北张”两大学前“领头羊”后,学前教育得到初步的重视及缓慢发展。直到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关于学前教育的第一份文件——《幼儿园工作规程》到2010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再到2012年颁布以来目前在学前界必备“法典”——《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路的文件以及精神指引表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对学前教育的认知与研究绝不能闭门造车,止步不前。 本研究响应学前教育一系列的文件精神指引,在《指南》《纲要》精神指引下,更深入地融汇《广东省一日生活指引》具体要求,与各园定期开展研讨会,以求跟紧专业发展潮流以及社区实际发展情况,更好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来进行研究和发展。 (四)持续性(更新性) 本研究所进行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采集与建立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非“从一而终”的套用与固化。而是在紧跟专业时代发展潮流以及各园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类似于“心脏”功能的一个活力十足的“资源泵”。将“新鲜血液”——资源输送到有需求的各园当中,同时注重新陈代谢,不定时更新替换陈旧落后、不适用的内容,使资源库真正“实用”“好用”以及“活用”。 三、片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构建策略 (一)科学引领发展,专家在线助力 首先,在研究开展前课题组通过编制调查问卷以及个别采访调查,寻求研究的实际症结以求“对症下药”。调查内容包括:各园课程资源库构建现状、参与本课题核心成员的课程资源采集和使用情况。以实际的“问题”科学带动课题研究“发展”。 其次是课题核心组成员的学习。在专家介入下,进行“基于问题”的互动式学习,这些“问题”来源于中心组成员在课程研究中的困惑和不足。然后,各子课题组根据本组的研究领域及小组成员的需求,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和培训,使各子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扎实推进。 (二)良园示范辐射,实地考察研讨 我园作为片区的优质示范园,在师资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都占据相当大的优势。本研究中,我们化“优势”为“有力”。不仅是不定时地根据各合作园子课题组成员需求进行指导培训,并且进行实地的深入考察。根据各园实际发展状况以及现有资源,指导其更好地整合及利用课程资源。 伊始,我们发挥自身的示范辐射力量,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鼓励各园借鉴吸纳成功的经验,进而推动各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促进片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发展。此外,我们同时开展“师徒结对”以及“蓝青工程”,充分发挥本园各骨干精英教師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挖掘新教师以及年轻教师更多更深的发展潜能,从而使本园课题组成员不断夯实其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增强自身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进一步不断提升本园的课题组主部力量,与各园同在发展轨迹上。 (三)合作共建共享,各园携手同行 为了提高本课题研究成果即片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普适性及实用性,我园与参与研究的各姐妹园共同承担研究任务,通过定期展示和交流研讨发现各自的亮点与不足,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推进特色课程资源研究。 在“共建”基础上,将资源库划分为“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板块,并根据各园特色以及优势点分配研究任务。在“共享”目标中,我们采用线上及线下结合的形式,保持密切的交流以及联系,充分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每一步成就。尤其是阶段性的深入研讨,各课题组会整合汇报阶段研究成果及困境,进行实际的探讨与实地的走访调查,推动研究更科学地进行。 (四)规范整合使用,实时更新替换 本研究还采取“公转+自转”式的发展模式。“公转”即各核心园在本课题负责人所在园的带领下建立片区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小组,以共同的研究任务为核心,紧紧围绕研究目的开展课程资源共建活动。“自转”即各核发园成员以本园的特色课程建设目标为核心,不断汲取经验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最后进行规范的整合,即把完善后的活动方案共享到课程资源库中,共享经验和智慧,推进合作和研究。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同时渗透规范化管理,即“有借有还”“有学有思”。做好课程资源库的使用登记与反馈,即采用某方面资源后反馈其使用感受及优化建议。力求资源的多样化使用,进行实时地更新替换,提高其普适性与时代性。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前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开端,其“民众满意度”也是重中之重。而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息息相关。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扩大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适用对象,在共建共享的视角下与片区幼儿园通力合作,以形成一个适用于本地区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充分发挥片区内各大“领头羊”园的模范带动作用,加强其对本区教育资源以及师资较为薄弱的普通园的帮扶指导。在互动实践中,不断丰富片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内容,提升各个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以提升本地区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