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手术在深Ⅱ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范文 | 戴胜安 【摘要】目标:探讨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手术在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结合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多例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向患者提出治疗建议,在建议下由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案,最终获得62名患者的支持,其中31名患者(对照组)选择采取常规治疗,其余31名患者(观察组)选择采取瘢痕切除联合中厚皮移植手术治疗,烧伤愈合后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恢复情及关节共鞥恢复情况,同时对观察组患者植皮存货质量进行评价,检验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烧伤愈合后观察疗效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为81.25%,疗效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植皮成功率(96.88%)相对较高,关节恢复情况也由于对照组(P<0.05),术后均未见的感染、血肿、撕脱等并发症。结论: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在深Ⅱ度烧伤治疗中有较好效果,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皮肤外观,还能够改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关节活动;植皮存活 深Ⅱ度烧伤通属于损伤及真皮层的烧伤,相对较为严重,正常愈合速度较慢并容易留下较大瘢痕,同时烧伤部位愈合后皮肤也会发生皱缩和变形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在采用瘢痕切除与植皮手术治疗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规避坏死组织造成的创面局部炎性反应,一方面实现皮肤外观美化,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避免恢复后的生理性功能障碍。本文瘢痕切除、中厚皮移植的临床应用实际来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期间笔者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多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中征求研究参与者。其中患者基本纳入标准为依照《烧伤外科学高级教程》诊断标准且预后可能出现瘢痕的,考虑到治疗过程中患者依从性不足可能对恢复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对合并精神性相关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在患者的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征求患者对治疗方案的自主选择意见,最终收集有对比性的62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 其中对照组有31名患者,自主选择采用常规治疗,即一般瘢痕切除,本组中男17例、女14例,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32.37±1.68岁),总体表烧伤面积62%-100%(平均81.37±3.02%),烧伤原因主要为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电烧伤;实验组有31名患者,自主选择瘢痕切除联合中厚皮移植术治疗,本组中男19例、女12例,患者平均年龄22-45岁(平均34.17±2.01岁),总体表烧伤面积63%-100%(平均80.15±2.61%),烧伤原因主要为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电烧伤。经统计对比,联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烧伤面积情况分布、烧伤原因类型分布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备可对比性。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实施治疗并开展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瘢痕切除术,术后使用普通烧伤膏涂抹治疗,并随患者创口恢复实际情况适时介入指导其开展功能训练。其中使用烧伤膏为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美宝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04,每1g相当于饮片0.21g),对于不耐受患者换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Merz Pharma GmbH & Co. KGaA(德国),注册证号H20181229,50g/支/盒)。 观察组患者采用瘢痕切除联合中厚皮移植术:手术在瘢痕形成早期(一般在三周左右)进行,术前综合评估瘢痕情况和受累关节功能情况,科学选择制皮部位和面积,选择合适供区;术中对瘢痕切除区域先行浸润麻醉,完整切除畸变瘢痕组织,切面应位于瘢痕基底,同时也应视瘢痕浸润情况选择性地增加切除面积,最终以保证软组织可得到充分松懈为基本目标,即植皮应以功能及畸形纠正为首要目标;瘢痕切除后有效止血和清创,尤其要做好感染预防,同时于设计供区切取略大于瘢痕切除面积的自体中厚皮瓣,保证有效覆盖并避免缝合张力超过合理范围,同时也要避免切取面积过大而引起的植皮隆起现象;缝合后应进一步做好感染预防工作,后期护理过程红必须定期检查,加强医嘱以保证患者按照安全标准保护植皮部位恢复。7-12天内根据患者皮瓣和缝合处愈合情况拆线,并开展进一步的功能恢复训练,促进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组织功能和运动水平。 1.3 观察和指标 术后主要观察患者的瘢痕组织的恢复情况、烧伤受累关节的运动能力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 1.4 评价标准 具体疗效评价分为三类: 基本疗效主要评价瘢痕组织的恢复情况:瘢痕组织恢复到与正常皮肤组织基本一致的高度、柔软度,同时不存在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植皮区域或边缘侧无可见畸形、未出现瘙痒或疼痛等情况的视为治愈;瘢痕组织外观和柔软度接近正常皮肤,其组织略高于正常皮肤,或有轻微关节运动障碍、植皮区域有轻度偶发性瘙痒或疼痛的视为的有效;治疗后患者瘢痕处外观畸形仍十分明显,且有明显关节运动障碍,植皮部位常发瘙痒或疼痛的视为无效。 关节运动能力恢复效果以关节的伸展、侧屈、旋转运动程度进行评价,对比其伸展、侧屈、旋转的角度判断其恢复情况:术后关节运动角度与正常人相应关节一般运动最大角度的比例高于90%的视为对关节运动能力无明显影响,比例在80%-89%的视为有轻微影响,比例在70%-79%的视为有明显影响,比例在69%以下的视为有严重影响。 依照皮瓣、血管恢复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植皮皮瓣存活且组织完全愈合,血行通畅,植皮区域无明显色差的视为显效;植皮皮瓣存活且组织完全愈合,血行通畅,植皮区域有略微色差或的缝合位置偏硬的视为有效;皮瓣坏死或皮肤挛缩未改善,并存在血行不通畅的视为无效。同时观察严重植皮恢复过程中是否出现明显感染、血肿、撕脱等情况,并做记录。 1.5 统计方法 按照统计标准统计级量资料,使用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校验,P<0.05说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瘢痕组织恢复的基本疗效对比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瘢痕组织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术后植皮的瘢痕恢复效果十分显著。 患者关节运动能力恢复情况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恢复质量更佳,也说明了切除术联合植皮术更有利于消除关节运动障碍风险。 2.2 植皮存活水平 术后观察组患者植皮恢复水平整体较好,有30例植皮存活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情况,该例无效仅出现了皮肤挛缩改善不佳的情况,植皮皮瓣未坏死、血管恢复正常且无显著的瘢痕残留,同时治疗期间未出现感染、血肿、撕脱等情况。 3 讨论 人的皮肤有再生功能,但很难恢复到初始水平,而是恢复部分仅有不完全皮肤功能的结缔组织,这是烧伤后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瘢痕限制患者運动并有可能导致其痛苦。所以一般瘢痕切除术并不能有效解决烧伤患者皮肤外观及累及关节的恢复质量,一般预后不佳,而附加自体中厚皮移植术则避免了相应组织的结缔化修复,能够进一步还原患者烧伤部位的皮肤外观和关节运动功能,本文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100%,相对于单一瘢痕切除术效果提升显著,P<0.05);同时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感染、血肿、撕脱等情况,当然这也与后期护理工作的完善性有一定关系。此外,近两年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的应用率有所增加,这更有利于患者瘢痕恢复,且能够大大降低新瘢痕形成率,建议烧伤科在完善烧伤自体植皮能力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的植皮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何英. 早期整形手术在深Ⅱ度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5):2382-2387 [2] 施文娟, 戴强, 徐琦量, et al. 两种修复方案治疗头面部深II度烧伤的疗效比较[J]. 安徽医学, 2018, 40(7):778-78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