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寓教于乐 快乐游戏 |
范文 | 摘 要: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较低,爱游戏、爱互动,喜欢奇思妙想。选择合适的游戏教学策略,能极大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科学地设计课堂趣味游戏,能让一年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知识,快乐轻松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核心素养,达到教学目标,实现高效教学。从一年级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实施策略、实施原则这些方面,对小学数学一年级游戏教学的实施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一年级;游戏教学;实施策略 蒙台梭利表示:“游戏是儿童的工作”。陈鹤琴也认为:“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智力与道德的发展”。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发散、喜欢游戏。为契合新课改思想,也为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在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有必要引入游戏教学策略,在“寓教于乐,快乐游戏”模式下,实现高效、高质课堂教学目标。 一、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堂初期运用游戏,快速进入新课学习 每一节新课,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所学内容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趣味的导入是关键。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喜爱游戏,乐此不疲。要高质量地完成一节数学课的教学,首先要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有趣、好玩的游戏,能让小学生快速地投入学习中。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一)”中,可以设计猜谜游戏和竞答活动,教师说出谜语,学生竞答。“球桌上,圆溜溜,你推我挡玩得欢,是什么物体?”“方方正正、长长的、能装东西,是什么?”“圆溜溜、竖着立、横着滚,是什么?”学生竞答后,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画出所说的图形。之后老师借助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乒乓球、牛奶箱、粉笔盒和小圆棒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又比如在教学“有关5的加减法”时,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有趣的手上动作,看谁手最灵活,反应最快。”教师示范引领:左手1,右手1,合起来就是2,1和1合成2;左手1,右手2,合起来就是3,1和2合成3;左手2,右手2,合起来就是4,2和2合成4;左手2,右手3,合起来就是5,2和3合成5。通过这些有趣、好玩、轻松的课前游戏,就能快速激活课堂,巧妙导入新课。 2.课堂前期结合游戏,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课标认为,要让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探究、收获知识与方法。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造和收获,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合适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互动交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知识规律,找到思维方法。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科学设计游戏,实现有效教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天马行空、爱联想、喜动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多样的游戏,让学生沉浸在快活的学习氛围中。设计的游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合作与实践,做到发现新知识,找到新方法。 如在学习“元、角、分”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个“小小商店”的游戏:课前先让学生把课本后面的学具“钱”剪下备用,课堂上教学认识了小额人民币后,教师就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货物架拿出来(上面摆着各种小商品并标示着价钱),让一些学生拿“钱”上来当收银员,另一些学生拿“钱”上来选购。这样学生就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验购物的过程,既体会了“元、角、分”的十进制换算,又复习了四则运算知识。好玩、有趣的课堂游戏,能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又比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在认识了11~20各数后,可让学生用排队报数的形式来认识1~20的排列顺序:横队报数,纵队报数。让学生亲身感受自己作为一个数,了解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深刻理解与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参与这种集体性游戏,能让学生产生数感,了解数的大小和排列顺序。轻松、快活的游戏,能为学生课堂知识的理解起到良好的作用。 3.课堂中期引入游戏,深入理解新学知识 练习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巩固过程,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年级学生的记忆时间较短,在课堂上学习了基础知识以后,需要进一步进行练习,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进行拓展和应用。所以,练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方向,教师应该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与目标后,以因材施教为指导原则,科学设计好练习内容与实施方式。在练习过程中,可尝试将练习融入游戏中,通过好玩、轻松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更好地巩固知识。 如在学习“认识11~20各数”知识后,可设计以下练习环节的游戏:先让学生课前准备20根小棒(由家长辅助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竞赛游戏,要求:“请大家拿出10根小棒”。学生在短时间内操作,数出10根小棒,教师提示:“10是由10个1组成,反过来10个1等于?”学生答:“10。”师:“现在我和大家一起进行快速互动问答游戏,我问你们答。出错的学生要受到惩罚哦!”师:“11是几个10几个1”。生:“一个10,一个1组成11”“15呢?”“一个10,五个1组成15。”“一个10,八个1组成几?”“18。”“再去掉四个1呢?”学生边操作,边拿出小棒,再拿走4根小棒。有的学生答“15”,有的答“14”。回答错误的学生一起表演唱歌或说笑话。通过轻松的竞赛游戏,营造激烈的练习氛围,学生在游戏中快速掌握了数学知识,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 又比如学习了“认位置”后,就可以让学生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快乐有趣的游戏,既让学生动脑,又让学生动手,手脑结合,把课堂知识快速消化后加以巩固,锻炼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4.课堂后期适时游戏,消除疲劳感受快乐 每一节课只有以轻松愉快的气氛圆满落幕,才会让学生爱上学习,期待下一节课新知识的学習。因此,结束部分教师也需要科学设计,要继续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适时游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结束今天的课程,即为高质量的结束环节。小学课堂相对于幼儿园,课时延长,教学内容多,儿童不易集中精力完成一整节课的学习,结束时会较为疲惫。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内容,设计一些较为轻松或快乐的游戏,快速消化所学知识,消除学生疲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在学习完“认位置”相关知识后,教师可同学生一起做“找朋友”游戏:师生一起歌唱“找朋友”歌曲,展开“边唱音乐边做动作”游戏活动。伴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等歌词,学生伸出自己的左手或右手,根据要求做动作,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我的左边是谁?”“小红”“我的右边是谁?”“小东”“我的前面是谁?”“小丽”“我的后面是谁?”“小明”“我的上面是哪里?”“天花板”“我的下面是哪里?”“地板”……轻松快活的游戏,能让学生快速消化当堂知识,消除肢体疲劳,感受数学魅力。 二、小学数学一年级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1.科学设计游戏,规则通俗易懂 一年级实施数学游戏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趣味性原则,既要保障游戏的顺利实施,也要让学生能通过游戏学习到新知识与新方法。科学设计游戏,首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与目标,与之紧密结合。在寓教于乐思想下,将数学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体会与经历,探索数学奥秘。这样才能实现游戏的价值。以愉悦的方式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即为科学设计游戏的目标。在游戏实施时,教师先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儿童化的语言讲解游戏规则,说明注意事项和规则要点,避免学生不了解游戏规则与方法而降低兴趣或游戏质量。之后学生按规则参与游戏,教师需要科学调控,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给予方法指导与思路点拨,保障游戏质量。如教学“比一比”时,要师生准备好长短不同的笔,在课堂游戏时教师先讲清楚游戏规则:两支笔平放,带橡皮的那头放左端,对齐,再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比一比,又跟同桌互相比一比。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亲身感受长短的意义和比较的方法。 2.践行以生为本,激励主动参与 教师需要完成营造良好氛围、准备游戏素材、布置游戏场景、讲解游戏规则等工作。从物质上充分准备,还需要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游戏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和谐氛围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学生在游戏中自主思考、参与实践、合作互动,并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游戏结束,师生共同总结新知识与新方法,并点拨学生预留的问题。结束后的师生讨论环节,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整个游戏环节,都需要践行以生为本,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达到以游戏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达成学生个体均衡发展的目标。 3.游戏难度适中,达到教学目标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發展规律,基于学生现阶段的水平,展开认知建构才更有效果。由此,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能力,提升学习质量,需要设计难度适中的游戏,避免学生不会而兴趣缺失,失去信心。教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游戏,与一年级学生积极互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升学生自信心。如“分一分”教学时,可以选择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事物,水果、毛绒玩具、公共交通图片、蔬菜图片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下,展开按同一事物分类的游戏:对公共交通工具,按在哪里行驶分类;对玩具,按材料分类;对蔬菜、水果,按吃法分类。 三、结束语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游戏教学模式,践行了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理念,让小学生轻松、快乐地参与学习,积极互动,高效掌握知识与方法。教师需要选择难度适中、贴近生活的游戏素材,也可结合学生常玩的游戏、民间传统游戏,这就需要教师科学预设、有效协调,把握进度,把控课堂纪律,提升学生的参与有效性,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更有趣、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马鑫.趣味游戏 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18(4):48. [2]闫淑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J].学周刊,2017(1):53-54. [3]林燕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7(30):222. [4]余俞霞.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18):87. 作者简介:黄仕远,男,壮族,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镇那佳教学点中小学系列一级教师,扎根农村小学任教25年,担任过14年村完小教导主任,执教过多年小学毕业班数学,现独自一人负责那佳教学点的全部教学工作,全日制普师毕业,在职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 编辑 段丽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