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企合作模式的工程造价实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范文

    徐静

    摘要:当前我国十分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训教学成为了改革的重点和方向,鉴于当前工程造价实训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学条件有限、课程安全不合理、手工计算工作量大等,因此,为了改变教学现状,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导下加强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也展现了其重要性。工程造价是一项繁锁、要求细致的工作,对于项目部及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造价员是整个建设工程行业体系中一个比较容易准入的工作岗位,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员,就并非那么容易,必须具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建筑识图、施工工艺等知识,还要经过虚心的学习、日积月累的磨练、细心的观察、大项目的考验等。造价员从业必备素质:1.工程识图,熟练识图是造价人员最基本的技能,内容包括熟练读懂建筑平、立、剖面,节点大样图,安装工程系统图,轴测图等,只有读懂了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才能算量。识图时要注意图纸的比例,图例代表的含义和图纸总说明。2.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工艺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造价列项以及定额使用熟练程度。3.工具书的掌握,各个工具书是工程造价工作中都需要使用的材料,熟练运用能提升预算操作水平。4.软件运用,手算固然重要,但目前各造价咨询单位,建设单位都在使用软件算量,提高工作效率。5.实操案例,对于工程造价,经验非常重要,很多人对预算了解,簡单工程都能迅速算量,但是一些复杂的,牵扯较多的工程,都需要长足的经验保证造价质量,不仅仅需要系统的学习,更需要丰富的经验。

    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转变,尤其是我国当前十分注重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实训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要求非常高,怎样将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独立检验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关注重点。人才培养是核心,是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直接表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仅凭高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而校企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恰好可以满足工程造价实践教学的要求。校企合作不明思议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其主要的办学理念在于将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培养高技术人才,构建“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此外校企合作模式还需构建学校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提供实战训练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搭建一个有实训、实习及创业孵化的人才培育基地,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二、当前工程造价课程实训现状及其导致原因

    (一)当前工程造价课程实训现状

    由于工程造价需要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实践能力,因此,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训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分层次、分条块掌握理论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工程计价能力和计量能力。传统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存在手工算量工作量大及算量、计价程序复杂、计算结果的准确率低等问题,因此,很多学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只兼顾计量或计价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技能的培养。具体问题如下:一是,实训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学习时间紧张,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二是,由于工程造价中含有大量的计算,而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导致他们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且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经常出现错误的结果,这些错误在检查的过程中很难被发现,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降低参与热情,并且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三是,手工计算工作量大,计量计价程序十分复杂,虽然熟悉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但是不清楚对项目如何划分,计价时,对各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缺乏必要了解,选套定额时比较盲目,经常出现少套、套错等现象。四是,对于计量、计价规范、预算定额等不熟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掌握这些知识,课外没有用心钻研导致使用效果不佳。五是,学生的知识准备不够,识图能力不高、房屋构造概念分不清楚,不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不能准确选套定额子目等。

    工程造价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融合了“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建筑结构”、“房屋构造”“工程制图与识图”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为了提高实训课程效果,需要以企业用人标准为指导,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依托,改进教学模式。

    (二)造成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综合分析造成我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直接的关系,而现阶段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很多教师,都存在缺乏实际的工程造价经验。2.教学所用的教材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很多高等院校所选用的教材内容都不新颖,缺乏多元化的形态。这就给学校设置课程体系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最后导致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学生的学校效率低下。3.没有进行校企合作。很多高等院校都没有进行校企合作,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适时的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一)构建以“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

    通过工程造价市场调研分析可知,校企双方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岗位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达到“懂施工、精计量、擅计价、会管理”的人才培养标准,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需要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学校根据具体的教学基础条件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能力为指导合理规划实训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岗位能力实训课程体系、职业基础能力实训课程体系、职业通用能力实训课程体系等。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创新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实训课程一般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指引下,实训课程内容的制定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因此,其培训考核也应该突出基础技能项目和职业岗位技能的考核。基础技能项目在进行考核时,应该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考评小组,对学生现场的熟练程度进行现场打分,而企业人员可以对学生进行工程项目的某一环节的实践技能考核,进行现场打分,评定出实践技能成绩。岗位职业技能考核时,教师和企业人员可以在实训课程的内容中让学生随机选取一项进行现场考核,学生最终的成绩由现场打分和实训课程的最终成绩综合进行评定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实训课程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实训课程和企业用人单位的对接,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十分有益。

    (三)校企合作,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条件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需要在校企合作模式指导下,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条件,实训课程尽量和岗位实践相对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工程造价软件实验室。由于企业工作過程中通常使用工程造价软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设算量、计价软件等工程造价软件实训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将CAD图纸直接导入软件的工作界面,识别成平面或者三维模型,此时可以对工程量的计量规则进行设置,得出需要的工程量,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计价程序,通过软件实训模拟可以加深学生的相关知识理解,更深层次的可以以某个工程招标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制订与工程造价软件相适应的课程计划。重视开设造价应用课程,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的施工技术思维的培养,要在实训中心配备专业的造价指导师或工程师,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识图、软件应用等操作。三是,编写工程造价实训图纸与教材。为了更好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实训教学中,学校可以派遣实训课程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训技能水平,培养他们前瞻性的实训思维,同时编写和企业岗位要求相接近的实训图纸和教材,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岗位能力。四是,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之后,依赖企业的实际条件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与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比例不断提高,最终实现校企专业与技术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并由项目组联合校企成员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与考察,形成切实可行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由企业与院校双方共同建立教学督导小组,制定符合学校与企业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全程监控工程造价实训教学过程,发现问题之后立即进行改革,并且听取学生、社会等各方对实训课程开展的评价意见,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实训课程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书面的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报告,以供企业岗位人才选拔选用更加精准。

    四、结语

    随着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其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虽然取得了一些小成果,但是当前高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尤其是工程造价实践性较高,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和企业的对接,以校企合作为指导进行实训教学改革,使实训课程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效果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新广,孙刚.高职“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教育,2012(12).

    [2]周立军,徐锡权,魏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视野,2014(22).

    [3]魏松,徐锡权.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类高职教育[J].职业时空,2014(09).

    [4]曹鸽,冯国海.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讨[J].四川水泥,2016(12).

    [5]郭佳捷,冯敏,曹旻,桑维辰,李玳.转型模式下独立学院模块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7(30).

    (作者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