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声势教学法”在儿童节奏训练中的运用思考
范文

    蒋闻琪

    

    

    一、声势教学的内涵

    声势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非常突出的特色之一,也是现阶段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声势教学法能够把思维和动作统一起来,有利于儿童理解复杂的音乐知识,掌握基础的音乐技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对音乐进行理解,够激发人原始的主动性,利于培養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尤其是在培养儿童节奏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声势主要是指能够发出声响的人体动作,例如:拍手、拍腿、跺脚和捻指等动作。声势教学法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开展的声势训练方法。在当代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法运用非常广泛,而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二、声势教学的优势

    在声势训练中,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锻炼耳朵听辨能力和身体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节奏感”的培养首先要体验,但音乐又是抽象性的体验,学生通过聆听,伴随着音乐击打节奏,用这些节奏来记住音乐,增强对音乐的记忆力,而在教学中记忆力往往是最难培养的。只有多体验,多听音乐,才能培养出好乐感,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老师的综合音乐素养。

    “声势”活动的意义,在于它作为“人体乐器”去演奏音乐。和其他的乐器相比,“人体乐器”显然无需借助任何身外之物,也没有复杂、艰难的演奏技巧,因而,每个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都能毫无困难地参与,全身心投入。

    三、节奏训练

    节奏作为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感也是音乐课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培养儿童的节奏感,不仅有利于儿童对音乐内容、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表演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由此看来,对儿童节奏感培养的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节奏感”作为一种感知能力,从根本上来讲就是音乐与人身体关系上的共鸣、共振。音乐作为一种感官体验时,节奏是第一个被感知的对象。节奏感的培养不仅是对强烈节奏的感知,更重要的是通过节奏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声势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校外上器乐课时,学生的年龄大多较小(5~7岁),难以理解节奏,而声势教学法能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记忆节奏,所以我把声势教学引入节奏训练中。举列了5种启蒙班的学生最常接触到的节奏类型:

    基本节奏练习

    1.节奏模打,增加节奏的辨识能力

    在器乐演奏的学习中,音乐节奏的辨识能力非常重要。就是指学生能否通过听觉第一时间判断出音乐的基本要素,例如:几分音符、音符的时值等。声势教学法通过节奏模仿,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节奏的特性,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节奏模仿,由慢到快的击打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辨识结果,做出对节奏的基本认知。节奏模仿是声势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步骤,通过节奏模仿学生能够把音乐常识简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感受。

    2.开展演奏接龙游戏,加强节奏感训练

    在节奏模仿时进行一些节奏小游戏,加深记忆。主要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力还有即兴应变能力。老师要掌握好节奏,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游戏训练,把原来按顺序排放的节奏打乱,开始时速度不宜太快,节奏的安排不宜太多,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偏小,需慢慢地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击打,学生在击打节奏的过程中通过变换不同的节奏,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3.选择短小的乐曲,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学琴年龄较小,专注力和练琴的效率普遍较低,老师如果能够在这一时期利用合适的教材进行有效的训练,会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少走弯路,提高学习兴趣。在选择练习的曲目上,将他们的好奇心、较强的模仿能力转化为学习兴趣,避免产生厌烦、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练习的积极性。

    谱例《少儿集体课教程》:

    节奏清晰欢快、韵律感优美的儿童歌曲比较容易被5~7岁的儿童广泛接受。其旋律线条简单、优美;节奏明快,简单易记。鲜明节奏的儿童歌曲能让孩子的身体与音乐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用肢体语来描述音乐,在他们的眼里,上课学习的曲目不再是音乐线条上的一个个音符,只有建立一种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声势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1.推翻传统教授模式

    声势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避免学生在练习中感到枯燥、无味,用一种轻松的心情去学习;在刚上手时也不会有学不会和听不懂的负担,这样才能愿意学、喜欢学,同时也保证老师能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

    2.关注学生的反馈

    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也是声势教学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因为年龄差异,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会不相同,老师在教授时应当关注学生接受知识和理解的差异性,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儿童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学,比如抬高说话的语气、语调等。校外教育最关注学生的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

    六、结语

    节奏在音乐三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结合了音乐的其他要素。所以学习音乐,要从节奏开始。现今的音乐教学,对节奏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通过声势”教学,儿童基本能体现对节奏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思考中,还要全面深入对音乐其他要素进行研究,在如何培养儿童乐感方面会做进一步的加深研究,了解学生在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李雪.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节奏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2(4).

    编辑 冯志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