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各学段之间美育的有机衔接研究 |
范文 | 苏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美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从分析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出发,对初中以下阶段的美育和初中阶段美育的衔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初中阶段美育方面存在的重点,从而引发研究。 关键词:美育;情感教育;创新能力 美育是“美学”和“教育”的结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学段不同,进行的美育也是不一样的。美育是培养学生精神世界、心灵教育、“三观”教育中重要的内容。美育并不是单纯开设音、体、美课程,而是需要以人为本,升华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品格,进而促进其“三观”的形成。 一、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那样渗透进学生的心灵,进而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美育可以分为美学和教育,美学是塑造学生美好人格的基础,可以让人自内而外散发出艺术素养和气质。例如,一个学生从小经过长期的美学教育,受到众多艺术的熏陶,其文化教养水平较高,这就会使这个学生有着较高的审美能力,心理丰富,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并进行美的创造,因此,美育有助于学生智力、品德、素养、创新和创造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培养的关注点大部分都放在了对其知识的教育方向上,从而忽视了其美育方面的教育,认为简单的报兴趣班,学校开设的音、体、美课程就是进行美育,这样反而是走进了误区,忽略了真正的美育对学生智力、精神世界以及心灵成长的影响。 二、初中以下阶段的美育 孩子的年龄不同进行的美育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初中以下階段的孩子进行美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由于年龄的缘故,其艺术的修养和品德还处于发展中,因此,经常喜欢通过绘画、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等等。因此,对初中阶段以下的孩子进行绘画的教育,教师主要是通过绘画方式对孩子进行美育,让孩子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独立的思维,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知世界,然后再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1]。这种方式绘画出来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是一幅画,家长和教师通过对作品细心的观察,可以发现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思维,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引导孩子的正确成长。 对于不同学段的孩子,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的美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对于初中阶段以下的孩子,教师应教孩子学会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不要急于求成,直接对孩子进行专业艺术方面的教导,这样反而会使孩子丢弃某些珍贵的东西。 三、初中阶段的美育 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的美育,教师不仅要提高其对美学教育的要求,还要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思维不受到局限,当学生见识过很多艺术作品时,其思维也会受到这些美好作品的影响,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上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最佳时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思维,这时,教师要以专业的知识、简单易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如何欣赏一个作品,讲解这个作品创作的背景等,这样,随着他们的成长,接触的艺术越多,受到的熏陶也就越深。 对于学生的作品家长不要以主观的角度去评价,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影响。例如,当孩子画的东西很逼真时,你夸奖“画得非常好,画得真像”,孩子们就会为了迎合家长的喜好对艺术产生了固定的模式化,影响其思维的发散和美的创新[2]。因此,家长不要随意性给孩子贴上标签,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创新作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培养其自信,这样才有利于美育的发展。 四、初中阶段美育衔接的重点 在当代教育中,虽然提倡培养全面型人才,但在其实际的教育中更偏重于数、理、化方面的知识教育,而美育是更偏重于感情和理性的协调统一的教育。这二者之间是平等的,不能够互相替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对二者的教育进行平衡,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协调发展。 不同学段的美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衔接,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要对学生的美育的层次进行不断提升教育,而这种美育需要依靠音、体、美等学科融入学生的教学中,因此,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因数、语、英的重要性而使音、体、美变成了“弱势”学科。在这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美育,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综合能力,促进其美好品格和修养的形成。 近几年,美育不断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对学生从小进行美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其正确远大的人生理想,以及培养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本质是让学生解放思想,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力,让学生学会分辨善恶美丑,学会追求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吴卫红.新时代大学生美育的责任和担当[J].黑河学刊,2020(1):143-145. [2]龙洲.steam在大学生美育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2):207-208. 编辑 鲁翠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