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遵循教育规律,创建生态教室 |
范文 | 汪芳 [摘要] 一间教室就是一名班主任的舞台,理念落实于斯,情怀播撒于斯,梦想根植于斯。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如何深耕班集体,把班级培育成孕育时代新人的优秀主阵地,是值得我们每一名班主任深思的问题。本文围绕笔者多年来致力打造的生态教室展开阐述,剖析其创建的原理,揭示其管理过程中的理念与方法,力求为优秀班集体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生态教室;教育规律;芳草园 卢梭认为,教育必须顺应人的自然天性。我国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强调教育要遵循两个规律:一是教育规律,二是人的发展规律。多年来,笔者始终秉承“遵循规律做教育”这一原则,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创建了一间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教室——芳草园。本文将围绕生态教室的创建与管理展开阐述。 一、什么是生态教室 生态教室是在顺应学生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成长的前提下,创设使学生获得正能量成长的自然的放松的教育教学环境,以达到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班集体建设模式。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的规律,孩子彼此之间也会存在着个体差异,生态教室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规律,尊重差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而创建。 二、怎样创建生态教室 1.组建“生态”大家庭 我将生态教室取名为——芳草园,以此寄托创建生态教室的初衷:愿每个孩子都能像大自然里的小生命那样,在芳草园里自然、健康、阳光地成长。我成了芳草园里的“芳草老师”,孩子们呢,则成了“小萌芽”。小萌芽们给自己进行了角色定位,有的选择了小树苗,有的选择了小花,还有的选择了长颈鹿、大象……生态教室也邀请家长成为教室的一员,他们和全班师生一起,组成快乐的生态大家庭。 2.布置生态芳草园 生态教室的布置依照“小萌芽”的心愿而设计,芳草园俨然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小森林。后墙上,在大片的芳草地中,贴上了“小萌芽们”的小老虎、小蜜蜂、小鸟、小兔等角色笑脸照,公告栏取名为“布谷布谷”,奖励栏取名为“喜鹊叫喳喳”,评比栏设置为“龟兔赛跑”。芳草园为孩子们创设了一方他们喜欢的,感觉到温暖、幸福的心灵归属地,这便是生态教室布置的宗旨。 三、怎样管理生态教室 生态教室的管理以学生的自然发展为前提,根据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及表现状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将教师的“我想这样管”转变为“学生需要我这样做”。其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平等仁爱之心培养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能就是被欣赏的渴望。”这种被欣赏的渴望就是被爱被鼓励。孩子更有这种本能的需要,因此,我努力把生态教室打造成一间充满爱的殿堂。在这里,人人享受爱,同时,人人也是爱的使者。 首先,老师用爱表扬每一个学生的精彩。生态教室有一种即时表扬方式,比如“老师表扬你今天细心爱护图书的行为,相信你写字时也会像这样细心,不丢笔画”。这种表扬既可以让孩子及时得到鼓励和肯定,又能有意识帮助学生成长,还因为便捷,使人人都有被表扬的机会。 其次,引导孩子用爱的眼睛发现自己和同学的精彩。生态教室每天都会开展五分钟“最美镜头”小小新闻发布会,专门用于“小萌芽们”发布自己体会到的、观察到的自己或同学们的美好瞬间。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孩子们学会赞赏美,不定期组织召开“小小赞美会”,让孩子夸夸自己和同伴的精彩。 最后,大家一起感受班集体的精彩。在生态教室取得成绩、获得奖励的时候,我总会和“小萌芽们”一起举行小小的庆祝仪式——拍拍纪念照、说说感受等。久而久之,“小萌芽们”自创了很多口号,比如“爱我芳草园”“精彩芳草园”“我为芳草园增光彩”等。这种不经雕饰、自发形成的班级文化,正是生态教室所着力打造的班集体文化。 2.以唤醒和激励方式培养人 人非生而知之,孩子们需要在接受教育中成长。生态教室主张用唤醒和激励的方式对“小萌芽们”进行培养。以习惯培养为例。 (1)唤醒认知,知所以然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生态教室主张先唤醒孩子的认知,再引导他们行动,这样才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比如,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和孩子聊一聊为什么要养成好习惯,之后和孩子探讨什么样的习惯才算是好习惯,最后再强化落实,促使孩子知行合一。 (2)激发动力,努力实践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生态教室主张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成长的前提下,利用激励机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生态教室将习惯培养目标按项目整理成相应的表格,根据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每天一小结,每周大总结,让孩子对照分数自查自纠,激励孩子不断进步。针对孩子们犯错后纠错特别费劲、进步缓慢的情况,教师总是饱含期待,保持耐心,帮助孩子在循序渐进中改正错误,静待花开。 (3)坚持达成,始成信念 孩子们一旦在内心认定了某种习惯,并为之努力去做的时候,他慢慢养成的习惯就会转化为内在的执行力,会变成一种信念。比如,眼保健操方案通过后,只要铃声一响,全体同学就会立刻放下所有的事情,进入眼保健操的准备状态。这就是强大的习惯的力量。 3.以自育共育之态培养人 自育即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共育则是在合作的力量影响之下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来自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也可以来自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生态教室在管理实践中,推行的是自育共育并举的模式。 (1)自主管理,自觉担当 生态教室创设自然的、放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指导孩子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日常事务细分为各个责任岗,每个岗位的职责都非常清晰。之后,孩子们竞选上岗,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积极性高涨。自主管理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还强化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效果良好。 (2)小组管理,合作同长 小组管理是小组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督促、相互合作的一种共同成长模式。 生态教室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给孩子们进行了分组,进行小组管理。这让孩子们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赢得小组的胜利,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凝聚力很强。 (3)家校共育,协同共促 家长作为芳草园的一员,家校之间彼此联系非常紧密,教师在多方面发挥家长协同作用。比如开好第一次家长会、帮助家长建立育儿自信、指导家长具体育儿方法、鼓励家长坚持等,以达成家校教育目标和方法的一致性。 生态教室就是这样,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施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为新时代建设者的摇篮。 汪 芳?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教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