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
范文

    邓紫茸

    【摘? 要】偏头痛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感,而且存在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偏头痛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其可能原因之一为卵圆孔未闭存在的右向左分流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之间的相关研究结果展开综述,希望为日后的临床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關键词】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268-01

    头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以偏头痛发病率最高,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认为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有着密切关联,部分卵圆孔未闭存在右向左分流者会出现偏头痛症状,患者在接受封堵术治疗后,偏头痛症状有所缓解,但是部分患者会加重偏头痛症状。

    1 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与偏头痛的联系

    卵圆孔(foramen ovale,FO)位于第一房间隔和第二房间隔交界处,为胎儿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大部分人可有解剖上的完全闭合,3岁以上卵圆孔仍未关闭者称为卵圆孔未闭(patnt foramen ovale,PFO)。出生后正常情况下,左房压略高于右房,卵圆孔处不出现或出现少量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当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时,可出现右向左分流。相关研究表明,部分不明原因偏头痛是由于静脉中含有活性物质或微栓子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逆向进入左心系统而导致。

    1.1 卵圆孔右向左分流量。

    房间隔出现右向左分流的患者有先兆型偏头痛概率明显高于无分流人群,而大部分右向左分流患者为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量的多少与出现偏头痛的概率成正比,在周志彬等人的研究对照组中显示[1],接近50%的偏头痛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且存在中量或大量右向左分流,而经皮封堵术后能够有效减少偏头痛发生率[2]。

    卵圆孔右向左分流量的多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Valsava动作、房间隔形态等),分流量从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卵圆孔的大小。但有研究认为,部分分流量较多的卵圆孔未闭并未出现偏头痛症状[3],故推断除右向左分流的因素之外,还存在其他因素造成偏头痛。

    1.2 矛盾性栓塞学说。

    矛盾性栓塞学说最早由Cohnheim提出,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通过左心到达体循环,矛盾栓塞引起短暂的动脉供血区低灌注,引起偏头痛,抗凝药可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

    1.3 5-羟色胺(5-HT)与静脉因子假说

    5-HT属于单胺类化合物,分子量很小。外周血内的5-HT主要来源于肠嗜铬细胞,5-HT进入血循环后大部分被血小板主动摄取,因此血浆中游离的5-HT很少,存在于血小板内的5-HT在血小板活化时释放,目前有学者认为偏头痛与脑血管舒缩出现异常有关,5-HT在血管舒缩过程中作为受体与靶细胞间的介导物,因此5-HT含量异常被认为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基础。

    Wilmshurst的静脉因子假说[4]认为,正常情况下,静脉血中的5-HT应在肺脏被降解,从而不进入体循环,而当存在卵圆孔未闭时,5-HT未能通过肺循环而直接经卵圆孔进入左心,使血浆内5-HT增加,引起先兆期血管痉挛收缩,而后5-HT代谢为5-羟吲哚乙酸经尿液排出,使血浆内5-HT浓度下降,引起偏头痛发作期血管扩张性头痛。

    2 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关系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能够改善偏头痛的症状,相关研究结果表示,卵圆孔封堵术通过去除心房间的右向左分流,防止静脉中的微栓子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症状,甚至彻底根除偏头痛,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采取卵圆孔封堵术,能够诱发偏头痛,增加发作频率,改变偏头痛发生类型[5],这可能是因为封堵器激活了左心内皮细胞,从而激活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5-HI),该生物胺类能作用于脑血管系统引起偏头痛。其次,封堵器的大小和偏头痛发作也有着一定联系,和术后偏头痛症状消失者相比较,术后新出现偏头痛的患者所选封堵器尺寸更大。这有可能是因为封堵器较大,无法在表面形成完整的内皮化,微小血栓形成脱落造成的。也有学者对封堵后新发偏头痛患者的观察发现,封堵器尺寸、术后微量残留和偏头通没有明显联系[6]。

    3 卵圆孔封堵术后对偏头痛的进一步治疗

    由于卵圆孔封堵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而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性比较小,因此卵圆孔未闭存在大量右向左分流且引起偏头痛的患者一般会采取封堵术进行治疗,但部分研究结果表示有些患者在术后会出现新发偏头痛或者加重疼痛症状。因此有偏头痛专家认为手术中应选择合适的封堵器,避免过大,同时加强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实验病案报道,在封堵术操作后将阿司匹林换成氯吡格雷会明显缓解患者偏头痛,结果表示抗血小板药物通过封堵器表面血小板的抑制性作用,能够抑制5-羟色胺的分泌,对改善偏头痛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经过卵圆孔封堵术后,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时间最少为半年,如既往有偏头痛病史则可延长至一年。临床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抗治疗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偏头痛[7]。

    4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关系还需要进行更大样本研究,由于偏头痛患者发病机制不同,因此采取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措施,只对部分患者有效,在患者接受封堵术治疗时,需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估,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周志彬,于生元,王广义,刘秀芳,王芳,刘若卓.应用对比经颅多普勒技术评价偏头痛和卵圆孔未闭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4):380-383.

[2]????? 张莉.卵圆孔未闭对偏头痛的发病以及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治疗对偏头痛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147-148.

[3]????? Anzola GP,Meneghetti G,Zanferrai C,et al.Is migraine associated with right-to-left shunt a separate disease Results of the SAM study[J].Cehalalgia,2008,28:360-366.

[4]????? Wilmshurst P, Nightingale S. The role of cardiac and pulmonary pathology in migraine: a hypothesis[J]. Headache, 2006 , 46:429-43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