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会学比学会重要 |
范文 | 薛强 “学会”,总是让人欣喜的。生而知之的人是没有的,原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不足、完善自身,就是为了认知世界、感受美好。求知的过程,就是从一无所知到知之不多,再到知之甚多的。一个人通过学习,掌握了某些知识,习得了某种技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会”。比如从之乎者也读懂了历史文献,从现代技术熟悉了电脑网络,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探究新的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教师备课的第一步就是明确教学目标,在目标中也总会列出通过怎样的途径、学会什么知识或训练哪项技能的条目。想象一下,如果学生每节课果真能够学会一点,那么日积月累,度过十年寒窗,他们岂不成了学者了?可是,我们总在那个阶段看不到学者型的学生,连玩笑话中说的能做“书橱”的人才也不多见。那么,错在哪里呢?细细分析,是因为教学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脱离了学生知识积累的水准。没有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而是逼着学生在各种参考书中抄答案。甚至有不少教师就满足于学生回答问题时念一念借来的答案,并以此为达成教学目标的依据。 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不能相提并论。比如学习有关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内容,一些老师劈头就问“秦始皇是谁?”“他做过什么?”“他的国家叫什么?”等等,而这些问题都只具有知识含量。对这些纯知识性的“问题”,可谓“会者不难”,而“难者却永远不会”了。因此,上面的知识是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准备好的,也没必要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提问和求解,而是要把这些知识用适当的途径告知学生。如果真的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不妨去问“秦始皇为什么可以统一中国”之类的问题,这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答有思维意义的问题。 课堂上还有一种情况很有迷惑性,那就是学生“被学会”了。 一般教师都具备比学生多的阅历和经验,要学会某种东西,他们用的时间少,方法更有效。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习得快与慢的情况。如果教师不体察并照顾到这种差异性,以自己的感觉来限定学习方式和时效,必然会产生“被学会”的学生。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硬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塞入太多的内容。上课时,为完成自己的设计,就连拉带拽地“折磨”学生,教学指令不连贯,学习过程太跳跃,步骤还没理顺,学生就在教师的带领下越过千山万水了。 会学的基础是由一个个的“学会”构成的,在学会的过程中,不仅要积累某些知识,熟练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求知的方法。有几句熟语很有指导意义:不动笔墨不读书,打破沙锅问到底,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伊消得人憔悴。前两句讲的是读书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后两句说的是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意志。 真正的“会学”离不开这些习惯和方法,也必然要运用这些途径和意志。就拿“学会合作”来说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搞闭门修养很难有什么大的成效。如果不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不会互助探究,那么,再深入的思考都只能是“薄见”,甚至是“陋见”。在合作学习中,互助就是一种借脑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畅所欲言,求同存异,真正做到了疑惑启发疑惑,灵感激活灵感,情绪感染情绪,智慧撞击智慧。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才能掌握合作的技巧,品尝到集体智慧的甜头。 课堂教与学,何为重?何为轻?这不是通过简单归类和阐释就能明了的。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如果在一堂课上,学生没能够学有所得,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没能终有所获,那么,那无数个的“几十分钟”无异于在浪费时间,教师的所有表演,都只能是丑角般的插科打诨。这种随心所欲的教学并不能显示出教师的智慧,这样轻重倒置的课堂也并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你细细反思,会觉得课上得不尽如人意,只能在以后的课堂上弥补不足。 其实,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服务好学生的学习,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共同进步,共绘美好未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