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教育之我思
范文

    许钰梅

    最近,有两幅图带给我的震撼,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如下:

    我们未来面对的学生是“新人类”——从小生活环境充斥着电子设备,如:pad、pod、智能手机……和我们同年龄阶段相比,这些孩子从小生活的环境与我们的是大相径庭。从2010年起,各种讯息变得无处不在,世界融合的趋势大大增强。教育要为国家不断输送人才,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和信息的不断融合和渗透发展,其中教育者理念的革新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

    故事是这样的:一条鱼,他很想了解陆地上的事,却因为只能在水中呼吸而无法实现。他与小蝌蚪交上了朋友。小蝌蚪长成青蛙之后,便跳上陆地。几周后,青蛙回到池塘,向鱼汇报了他所看见的。青蛙描述了陆地上的各种东西:鸟、牛和人。鱼根据青蛙对每一样东西的描述创造出了一条新鱼。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人们基于自己现有的知识建构新知识中,创造性的机遇和危险并存。延伸到教育,我想到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综上两幅图片,我不禁疑问:面对一代“新新人类”,难道我们还能用我们自己过去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能!那么,未来教育该何去何从?

    我们不妨从身边的变化说起:现在,很多人的手机上安装了多款APP(Application),为的是方便生活。显然,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它们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在对传统行业产生冲击力的同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我深知教师工作的压力大,状态往往是“繁、忙、累”。如果你教龄比较长,有些做过的事情是需要重复进行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类似的事情真的每次需要我们花费同样的精力吗?是否可以将第一次的材料加以储存、建成数据库,在下次用时直接提取?据说,教育信息化就可以解决上述一部分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师的工作更有科学的指导,同时劳动成果得以保存和延续。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每一次革命都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希望我的各位同仁们能够将眼光放长远,以一颗开放的心、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个个成为不错的弄潮儿!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实验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3: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