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产后出血患者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马显显 崔芸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64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阶段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改善了产妇的心理状态,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临床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产后出血;阶段性护理;心理状态;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90-01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产妇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胎儿分娩24h之后。在研究中发现,产后出血是诱发产妇出现死亡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旦产妇阴道流血较大,就会导致其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诱发产妇出现死亡。在相关的统计数据中显示,每年全球死于产后出血的产妇有78000例,严重威胁了产后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要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止血治疗,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止血效果[1]。为了进一步研究产后出血患者中阶段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64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64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年龄区间23-42岁,平均年龄(32.5±8.5)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39.5±1.5)周。经产妇15例,初产妇17例;观察组:32例,年龄区间22-42岁,平均年龄(32.0±10.0)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孕周(39.0±1.0)周。经产妇14例,初产妇18例;经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基本相同,对比结果呈P>0.05,均衡性显著,表示本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产妇以及产妇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对产妇进行用药指导,并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并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宫腔填塞等。 观察组产妇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1)病因诊断:产妇在分娩24h之后,对产妇阴道出血量、失血速度、机体代偿功能等进行密切监测,并对患者的脉率、血压水平进行监测。鉴于产后出血具有不可预测性,需要提前准备止血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尿潴留進行观察,并留置导尿管。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不断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并改善其不良心态、负面情绪;(2)产后出血止血护理干预:鉴于不同产妇产后出血原因不同,在对其进行止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止血护理。(3)止血后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额原则,做好产妇的感染预防护理工作,并保持产妇会阴部的干燥、清洁等,指导产妇进行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休息等。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产妇,采用穴位按摩、聊天等方式缓解产妇的疼痛。对于疼痛程度严重的产妇,则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最后,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使其明确产后出血的原因、出血方法、止血后相关注意事项等,不断提高产妇对其认知程度。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患者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状态越差。 利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产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对比,结果均呈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如下表2所示:观察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对比,结果呈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12例,一般6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81.25%(26/32) 观察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12例,一般4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3.75%(30/32)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呈X2=7.726,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研究中发现,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在体内、凝血功能障碍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对产妇进行有效的止血,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以缩短产妇产后出血时间,并降低产后出血量[2]。 与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同,阶段性护理模式是以产妇为中心,分别在止血处理前、止血处理中和止血处理后三个阶段中,结合实际护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止血处理过程中,要规范、严谨操作,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预防意外状况的发生;止血处理之后,对产妇进行康复护理、疼痛护理等,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产妇预防并发症护理,指导其养成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等,进而促进产妇康复[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后,其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3.75%。综上所述,在对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中,阶段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屈俏.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1):216 -218. [2]??? 屈珊,蒲蓉方.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阶段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1):259-261. [3]??? 胡玉娟,刘蕊.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2):201-2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