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范文

    李竹金

    “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70余年前,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改订》中如是论述,时至今日,先生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然而,如今的现实是,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正在占据小学生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时间。特别是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开展举步维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的学生,正在品尝这种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所种下的恶果。

    可以说,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去读“整本的书”。

    基于这个思考,加之最近几年,我连续几年任教高年级语文,对整本书阅读做了一些粗浅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我在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把其中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选择书目,共读思考,分享交流。

    首先,选择书目。

    第一,经典性。文学经典是人类自我认识、自我想象、自我认可的思想和文化的结晶,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第二,趣味性。书目要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

    第三,开放性。吸纳新的优秀作品,通过阅读实践,把不适合的淘汰出去,形成一个动态的阅读体系。

    其次,共读推进。

    共读推进要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展开。大声朗读、变换复述等。我们要根据每章内容精心设计导读小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与熟悉,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隐含的主题。

    比如,阅读曹文轩《青铜葵花》之后,提问引导:

    1.曹老师在这本书的封底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让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封底留言)

    2.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再来看看封面。同学们试着猜猜,这本书会写到哪些事物?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

    3.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同学们是不是特别想从作品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打开目录看一看吧。(出示目录表)从目录中证实了你的哪些猜测?(你很会猜,有时候,猜读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

    4.不过从这本书的目录中得到的证实太少了,我们还是来读读内容提要吧。

    总之,推进课的所有话题就是为了推进学生的阅读,引导他们往深处思考。在这方面,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多想一些好办法,如制作书签,读书手抄报,设计读书卡等等。

    最后,分享交流。

    老师要依据自己既有的文化视野、认知水平对作品做出自己的领悟和解读,作为平等的阅读主体介入学生的阅读生活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这个过程,分享交流课显得特别重要。比如,阅读了《城南旧事》后,我们进行了这些交流:

    一、走进《城南旧事》。

    师:还记得书中写了哪些内容吗?下面我们就来根据画面来猜一猜。

    要求:先猜是出自哪个章节,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章节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

    二、走进英子的童年。

    过渡:《城南旧事》把我们拉进了二三十年代的老北京的城南,那缓缓的骆驼队、胡同前的井窝子、草地中的年轻人,漂亮的兰姨娘,一个个人,一个个故事,构成了英子的童年生活。

    1.英子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你们想到的词语写在纸上,然后交流一下。

    2.说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联想自己。

    师: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城南旧事》,那飄逸在童年角落里的,让人回味无穷的点点滴滴。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四、探寻意图。

    师:作者的描述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的无限怀念,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小说吗?

    五、分享收获。

    师:《城南旧事》好似一首小诗,又像一首歌。此时,对于这本书,对于童年这个美丽的词语、这段美丽的时光,你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

    除了以上三步,我想,后续还可以开设写作课、拓展课和延伸课环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