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凡读书 须读得字字响亮 |
范文 | 李嘉仪 “当时的我是何等温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发问,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叶赛宁的《我记得》被轻轻念起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如今《朗读者》被誉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它不仅再次证明文学不朽,文字不朽,而且开启了全民朗读的新时代。 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朗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 古人是重视朗读的。宋代的朱熹说:“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其中的讽诵,就是进行的朗读教育。《礼记·文王世子》有“春诵、夏诵,大师诏之……”清代刘大木魁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熟烂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和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可见把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渊源深远。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十分重视对现代文的“美读”。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把朗读看成是学习汉语的关键,认为只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文章,才能获得语感的积淀和语文经验的顿悟。《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板块中指出:“朗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表达与交流”板块中指出:“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板块中指出:“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在“实施建议”教学建议中指出:“朗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指导朗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可见,在各级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也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一、朗读,以声传情 汉语具有音、形、义三要素,三者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作者在写作时,为了使汉语活泼灵动、变化万端,会充分发挥汉语语法结构上的意合、流动、虚实等特点,在选词上注重选形和选声。通过语句的参差错落或整体有致的变化造成声音的变化,又通过声调、语调、重音、停顿、平仄等奇妙的调节,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文之雄健,全在气势,气不旺,则读者故索然。”声音正是文气存在的依据。这是汉语独具的优势,也是汉语魅力所在。 如今的一部分语文课堂,语言教学只注重“义”的分析,很少意识到形、声在表情达意中的功能,让繁琐的分析独霸了课堂;甚至有“越俎代庖”式的指导,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儿要读得“重(轻)一些”,那儿要读得“慢(快)一点,”“把高兴(难过……)的语气读出来”等等。朗读教学成了只有表面形式而无内在感悟的“空壳子”。学生无法从中全面感受到其内在的节奏气势和情调。其实,作品中丰富细腻的情思和美感有许多只可意会,教师的语言是无法穷尽的,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使读者之神气与作者之神气相通融,并在共鸣中得到思想的顿悟和情感上的升华,自得文中之妙。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因声求气,循声得情,从声感出发,根据文章言之长短、声之抑扬来朗读,并通过贯穿作品的文气,又通过对文气的品味,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朗讀,以情养性 朗读能力本身就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其功能远远超出朗读本身。作品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朗读,直接、全方位的领悟作品的情感,直接从中吸取可供取法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在感悟和运用中形成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和作者的心灵进行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到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通过朗读,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也可以体验到用词造句的节奏感、音韵感、分寸感和情味感,从而增强语感,丰富语言,天长日久便能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朗读可以对信息材料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可以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进行正确丰富地理解。语文朗读教学能把静止的文字通过声音,鲜活的表现出来,把静止的情感变为跳跃的具有生命力的情感,同时对这种情感也是一种再创造,把学生带进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情境之中,去接受思想的提升与情操的陶冶。 朗读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研究诵读过程,研究声音的发出,必须根植于产乎诵读者之心的特色。我们并不忽视文字作品产乎创作者之心,应该努力挖掘创作者的“风”“志”“德”,以便洞观文字作品的全貌。然后,才再出于诵读者之口,闻于听者之耳。这时,“成于外而化乎内”的,已经不只是创作者的文字作品了,其中,已经饱含着诵读者的“风”“志”“德”了。朗读绝不仅是把静止的文字念出声音,而是传情达意的再创造过程,“是成于外化乎内”的陶冶过程。有人曾提出“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这种“享受”其实是陶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朗读中,伴随着声音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纯真的心灵,也同时流入听者的心田,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提高着他们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朗读教学的陶冶功能。 三、朗读,激发审美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期读时声带、唇舌的运动和声音的刺激,使文中的美感内涵与学生的心理结构产生某种对应关系,形成“异质同构”。也就是外在美的因素与审美主体内在美的因素相呼应,或外在美的因素唤醒了主体内在的美,激发学生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在朗读中不断的抒发与交融,从而产生美感。 朗读教学的审美是主体在文字、文本所展示的审美世界中,通过声音和心理的互相作用,去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朗读的作品包含了构成了人的情感世界的种种复杂的感情:欢乐、悲伤、喜悦、痛苦……通过朗读,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类丰富情感的魅力,而且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的沉浸主体心灵,从而让主体在获得认知教育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建构和灵魂的唤醒,使人获得极大的美感享受和满足,从而达到引领美好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学生还能够超越、升华作者生活经验、生活感受、生活经历、生活视野,从而产生审美的愉悦。这时,文本所包容的人文内涵、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就已经初步显示出来了。在这种文本与人的对话中,美的因素得到重组和建构,形成主体心中的新的审美意象,从而陶冶自己惠及别人。 国学大师梁启超写过一篇《治国学杂话》,谈到熟读成诵的价值。他认为,不仅需要阅读必要的经典,对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还需要熟读成诵。因为那些传统经典中的好文学,灌溉和滋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富有涵养和情趣。朗读教学中的文本是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媒介,它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朗读优秀的文本是一种感化、熏陶,能给学生以精神的力量。优秀的文本充满健康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这一语言中介把学生的精神和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获得乐趣,受到陶冶,从而建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无独有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现在的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探究方面比以前注意的多了,可学生吟诵的功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探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而到了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语文朗读教学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回望朗读教学的历史,总结朗读教学的规律,建立朗读教学新的理念,把朗读教学进行到底,寻回语文教育的本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