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语文立体课堂场域的建立 |
范文 | 滕国彬 传统的语文课堂强调对字词句等知识的学习,且将能力分解为听说读写,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的维度单一,不够丰富。所以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量,教师可建立立体的高中语文课堂,增加教学维度,将语文教学实践、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融合起来。为此,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语文知识与各科知识联袂,拓展语文课堂的知识维度 语文学科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涉及到各种学科的知识,这有益于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但这要以语文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拓展为前提。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单纯地守护语文知识的“一亩三分地”,是无法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开发拓展的。教师首先要打开语文学科的门户,将各科知识引进来,并进行无缝融合,实现知识与知识的综合,建立综合性的语文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实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大语文”目标。 例如诗歌这一体裁,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朗读、理解、背诵,这种方式比较单一,缺乏新意,不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知识信息。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将其他知识引入到诗歌教学中,以丰富诗歌教学的内容。如在讲解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除了让学生朗读、理解、背诵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进入,搜集写作的背景资料,展开历史与诗词艺术的结合学习。在这里,历史学科并不是突兀的,它可以与该词进行紧密的结合,而且也能撑起诗词的内容。对于这首词来说,其写作背景具有历史性特点,因此,此处可以拓展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它是给作者提供灵感的源泉,也是读者理解诗词情感的密码。教师要结合诗词的特点,从历史角度分析作者的内心世界,建立起学科知识间的密切联系。这首词,作于1925年晚秋,当时毛泽东正要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他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看到美丽的湘江秋景,引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以及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在这里,教师不能一笔带过,仅仅交代历史背景,而是要引导学生详细了解这段历史,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深刻理解该词。 二、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联谊,拓展语文课堂的空间维度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也会归于生活”。文学创作者从生活获得灵感,并将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型,又对原型加工点缀形成一种艺术形象,这便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因。而创作出的文学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他们即是读者,这些读者通过阅读看到作者创造出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境,虽是虚构,但它们是生活的缩影,带给读者以警示或憧憬,这就是“艺术又归于生活”。可以说,艺术无时无刻都没有与生活脱离,这便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师的教学也不能脱离生活,而是要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联谊,拓展语文课堂的空间维度。为此,教师可以挖掘文学文本中暗含的生活因素,提炼生活化的素材,在课堂上营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看到文学文本中蕴藏的生活味道,进而从文本中获得对生活的体悟。另外,学生还要从生活的情境中发现艺术。 例如,教师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沟通课堂与课堂之外的空间,建立一种广阔的空间维度。例如,《十八岁和其他》,这篇文章与正值此龄的高中学生有紧密联系,文章内容也多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在经历和必须经历的生活。心理学分析认为,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自尊心强,敏感,充满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对父母的教育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对一些事情表现出好奇,喜欢幻想,易冲动。作家扬子在《十八岁及其他》这篇文章中,从自身的感受着手,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些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的时候,可以精心营造生活情境,启发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可纠正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智。如在读过课文之后,教师可围绕“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感受父母的爱意呢?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感受父母的爱意,并学会感恩”,让学生进行生活小情境的创设,将自己认为的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方式表演出来。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以此教育学生。 三、语文知识与道德情感相融合,拓展语文课堂的情感维度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了一些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比较倾向于情感教育,这是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而有效的教学,要依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为此,教师可提炼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将其与语文知识融合起来,使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进而得到情感的蕴藉,受到情感的启发,获得情感的教育。 例如,在讲解欧·亨利的《最后的常青藤叶》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概括情节,总结主题。当学生了解了贝尔曼是因为鼓励穷苦得了重病的琼珊,而在凄风夜雨的晚上,提着灯笼,在墙上画下一枚常青藤叶而死去的时候,学生的内心是难受的,并为这种伟大的人格而潸然泪下。因此,为了强化文本中的道德情感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使其获得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具体到文字表达上,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情绪感受上。 语文课堂的场域应是立体的,只有立体的、具有广阔维度的教学空间才能容纳丰富的知识,才能表现出这些知识的运行轨迹,学生才能看到关于知识的盛景。因此,教师要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与道德情感联系融合,拓展课堂的维度,让学生體会丰富的语文知识,及其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