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范文

    赵晓敏 陈永进 白璐

    

    

    

    〔摘要〕流动青少年是指因生活缘故来到城市学习、工作或因外界诱惑而辍学在城市游荡的11、12至25岁的特殊青少年群体。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重庆市682名流动青少年和1242名本地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就整个样本而言,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流动青少年在强迫、偏执、心理不平衡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本地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差,其中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焦虑问题最为突出;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结构、母亲受教育程度的流动青少年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针对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流动青少年;本地青少年;学习压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9-0004-07

    一、问题提出

    近2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加速,社会转型逐步深入,大中型城市持续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截至2015年底,中国人口达到13.6782亿,其中,城市人口为7.4916亿,占54.77%,而流动人口大约1.7276亿,占总人口的12.63%,并以每年2.7%的速度在持续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流量、流向、结构及其利益诉求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1]。其中,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即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变为整个家庭流动,尤其是跟随父母在流入地暂时居住的流动青少年迅猛增加[2]。

    流动青少年是指因生活缘故来到城市学习、工作或因外界诱惑而辍学在城市游荡的11、12至25岁的特殊青少年群体[3]。其特殊性在于,它同时具备流动人口和青少年的特点。流动人口由于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生活,可能会在新环境适应中出现融入困难、缺乏社会支持,更容易感知到受歧视,体验到孤独等问题[2]。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很容易出现这一阶段特有的内心矛盾和冲突,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危机[4]。因而,流动青少年是一群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关键时期,过早远离乡土文化、游离于城市的边缘,这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言语交流障碍和城市文化差异给个人适应与社会稳定带来种种问题。他们多数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缺少家庭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在很多方面被社会所忽视,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化面临着诸多问题,导致其中有一部分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给自己、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伤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理的青少年犯罪人数达265439人,不满18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为55817人,18~25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为209622人。在青少年犯罪中,流动人口的犯罪尤为突出,无论在犯罪数量,还是在犯罪人数上所占比例都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这种情况尤为明显[5]。基于此,了解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不仅有助于制定心理干预措施,也是保障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法,在重庆市主城及区县的10所接受流动青少年入学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2042份,将问卷进行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924份。根据户籍所在地与流动时间进行区分后,本地青少年1242名,流动青少年682名。其中,流动青少年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初一年级113名,初二年级257名,初三年级33名;高一年级92名,高二年级144名,高三年级43名;男生340名,女生342名;平均(14.6±1.75)岁。本地青少年样本的具体情況如下:初一年级146名,初二年级322名,初三年级18名;高一年级327名,高二年级239名,高三年级190名;男生588名,女生654名;平均(15.2±1.82)岁。样本的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二)研究工具

    中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MSSMHS)[6]。该自评量表共60个项目,包括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量表采用李克特评分法,分值从1~5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该量表的评价标准为:总量表均分和各因子均分在2分以下表示无心理问题,2≤均分<3表示轻度心理问题,3≤均分<4表示中度心理问题,4≤均分<5表示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均分=5表示个体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本研究中采用3分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临界值,心理健康总分均分或分量表均分≥3分,则表示该个体可能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MSSMHS的10个分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同质信度在0.6010~0.8577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52~0.8726之间。

    (三)统计处理

    问卷回收后,使用excel进行录入,并导入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比较

    以心理健康总分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大于等于3作为心理问题阳性临界值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男生的阳性检出率为10.19%,女生为13.35%,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二)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在调查的1242名本地青少年和682名流动青少年中,采用t检验对本地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各因子得分进行差异分析,其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本地青少年与流动青少年在强迫、偏执、心理不平衡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且流动青少年的得分高于本地青少年(p<0.05)。

    (三)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和10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除了心理不平衡因子外,其他9个因子得分都在2分以上,流動青少年在其他9个因子上均存在轻度问题;排在前三的是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焦虑,得分分别是2.53、2.52和2.38,得分最低的是心理不平衡,分数是1.94;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26,表示其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比较

    1.不同年级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解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情况,将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年级段作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流动青少年中,高中生在心理健康及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

    2.不同性别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解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情况,将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将性别作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6。从中可以看出,在流动青少年中,女生在心理健康及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

    3.不同性质的学校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了解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性质上的差异情况,将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学校性质作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7。根据t检验的结果可知,不同性质的学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流动青少年在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重点中学学生在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学生得分。

    4.不同家庭结构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解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家庭结构上的差异情况,将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家庭结构作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8。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家庭结构的流动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总均分及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上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为不健全家庭得分显著高于健全家庭。

    5.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解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情况,将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作为因变量,将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表10。从表中可以看出,父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流动青少年在敌对、焦虑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表现为父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流动青少年得分小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青少年。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流动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及敌对、抑郁、焦虑、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也表现为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流动青少年得分小于母亲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青少年。

    四、讨论及对策

    研究发现,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检出率大于男生。进一步比较发现,在流动青少年中,女生在心理健康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这可能是由青少年期男生和女生的发展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差异引起的[7]。一方面,女生的人格敏感性、忧虑性更加明显,更容易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易动感情[8],她们对情绪的知觉更加敏感,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女生的青春期较男生早,心理的发展还未和生理的发展同步,她们面临着很多转变,如性别特征的逐渐凸显,这些转变会让女孩子不知所措,而很多女生又羞于与人倾诉或无人求助,容易造成心理困扰。此外,在面对压力或不满时,男生更多地采用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而女生更多地采用依赖别人、好幻想的应对方式,即男生更倾向于通过暴力或其他方式发泄出来,而女生更倾向于忍耐和压抑,压抑下来的负能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女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9]。

    研究显示,本地青少年与流动青少年在强迫、偏执、心理不平衡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p<0.05),且流动青少年的得分高于本地青少年,这与以往大多数研究结果相符[10][11]。但以往研究还发现,较城市本地青少年,流动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孤独感和抑郁、更多的自卑和焦虑、较低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不良等心理和行为问题[12,13]。流动青少年在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本地青少年截然不同:一方面,过早远离乡土文化、游离于城市的边缘,言语交流障碍和城市文化差异,致使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网络[14],常常感到孤独、自卑[15];另一方面,特定的父母行为,包括支持性的教养方式、父母参与、亲子交流和父母监督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防止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16]。但他们的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他们,使得亲子之间产生隔阂,让他们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感和依恋感[17],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18]。

    从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中,流动青少年的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问题最为严重。流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问题比较严重,学习负担过重,这与前人的研究一致[19,20]。究其原因可能是: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讲,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得中国人非常看重考试,包括中考和高考。在中学期间,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他们最主要的关注点,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往往主要看的就是该学生的考试成绩,而非道德品质、爱好特长以及除学习外的其他能力(比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就像各大高校在选择学生时也只是依据他们的高考成绩一样,这无疑使得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从中观层面上讲,中国父母的最大愿望就是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因此,期望孩子能够成绩好,将来考上名牌大学。学生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从个人层面上讲,大多数的学生都期待老师、同学、父母等人的喜爱与尊重,同时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这些就转化为内部动机,驱使他们去学习。但当他们在学习上经历挫折时,对于如何保持自己的学业成就地位深感忧虑,学习压力也就变大了。再加上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等等问题,因此,流动青少年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发现,在流动青少年中,高中生在心理健康及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p<0.05)。一方面,相比于处于初中阶段的流动青少年,处于高中阶段的流动青少年对学习更加重视,父母和老师对高考重要性的一再强调,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压力,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习较为紧张,考试较多,生活大多是三点一线的单调和重复,致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明显低于初中生。此外,处于高中阶段,流动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更加成熟,有了更明显的青春期躁动,如果得不到疏导,可能也会引发他们更多的心理困扰。

    研究发现,不同性质学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的流动青少年在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重点中学学生在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学生得分,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1]。这可能是因为,相比于处于普通中学的流动青少年,处于重点中学的流动青少年承载着父母、老师更高的期望,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优秀的竞争对手,因而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更容易情绪不稳定[22]。

    研究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的流动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其维度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为不健全家庭得分高于健全家庭。这可能是因为在非常规婚姻中,家庭结构不完整,孩子无法充分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并且这些孩子常常会成为其他孩子欺负和嘲笑的对象,因此,他们通常不愿与人交流,对人有敌意和攻击倾向,容易成长为问题儿童。研究表明,家庭结构不完善的青少年易形成情绪不稳定、冷漠、不愿交际、缺乏进取心和逆反心理强等不良人格特征,这种不良的心理状况会对其成长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如学业成绩下降,行为偏差,甚至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23]。

    研究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流动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及一些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均表现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流动青少年得分小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青少年。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孩子心理健康有较强的相关[24]。一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会更加注意孩子的教养方式问题,更倾向于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关爱子女,与子女沟通交流,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反之,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更可能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教育中往往采取打骂、惩罚等较为严厉的教养方式,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在今后的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宏观层面上,一方面,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着力消除外来流动青少年的入学门槛,让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当地流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在学校层面,校方应对流动青少年和本地青少年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分班,通过举办文体娱乐活动,促进流动青少年融入班集体,帮助其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3)在家庭层面,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在童年和青春期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流动青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亲子交流,多关心、爱护孩子,保证他们获得足够的安全感。(4)在个体层面,心理咨询师在对流动青少年制定干预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其家庭、学校、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因素,以保障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少年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研究(编号:12BRK001)。

    参考文献

    [1]邱培媛,杨洋.国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研究进展及启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64-68.

    [2]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41(10):967-979.

    [3]秦万波. 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14.

    [4]陈燕,康耀文,姚应水.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54-256.

    [5]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等. 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南方人口,2013,28(4):44-55.

    [6]王极盛,赫尔实,李焰.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 社会心理科学,1997(4):15-20.

    [7]姚应水,康耀文,龚伟志,等. 不同性别青少年MHt量表的Meta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2):211-219.

    [8]王燕华,俎海珍,卢国华. 自尊在护理女生人格特质与自我体像间的部分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83-1084.

    [9]梁军林,李东石,刘珍妮,等. 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146-147.

    [10]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 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9.

    [11]Degboe A,Belue R,Hillemeier M. Parental immigrant status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do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exist?[J]. Child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12,17(4):209–215.

    [12]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等. 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13]张巧玲,张曼华. 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8):1237-1239.

    [14]干伟溢,陈璇. 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 中国青年研究,2012(5):84-89.

    [15]王中会,Gening Jin,蔺秀云. 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对其抑郁、孤独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4(4):54-58.

    [16]Lawton K E,Gerdes A C. Acculturation and Latino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integration of individual,environmental,and family influences[J]. Clinical Child &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2014,17(4):385-398.

    [17]邵国栋.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以南京市某民工子弟小学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86-188.

    [18]Hong J S,Merrin G J,Peguero A A,et al. Exploring the Social-Ec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Fighting in U.S. Schools:What about Youth in Immigrant Families?[J]. Child & Youth Care Forum,2016,45(2):279-299.

    [19]刘永林. 城市小学生学习压力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兼论“减负”的新思维[J]. 教学与管理,2006(6):31-33.

    [20]程肇基,梁鳳华. 青少年心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其团体辅导干预[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4):94-99.

    [21]刘霞,赵景欣,申继亮.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 心理学报,2013,45(5):568-584.

    [22]曾天德,江琦.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6(3):62-65.

    [23]陈晓美,罗红格,牛春娟,等. 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应对方式及人际信任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88-989.

    [24]Sonego M,Llácer A,Galán I,et al.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education on child mental health in Spain[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3,22(1):203-211.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3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