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赏识和激励让“笨小鸭”智慧蜕变 |
范文 | 邱爽 〔关键词〕心理课;激发潜能;鼓励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0-0017-02 笨拙与智慧是一组相反的概念,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笨拙与智慧可能会实现相互转换。 心理教师希望通过心理课堂传递给学生一种民主、温暖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心声,达到疏解心理困扰、沟通交流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反应慢、不经常发言的学生,其实他们也有表现的欲望,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只是缺乏自信和勇气,在心理课上,心理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技巧,用亲和的、温暖的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关注,感受到鼓励,从而树立起信心,也许只是一点点的改变,就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莫大的安慰,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会给学生心理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都有向上向善的力量,而教师就是激发学生潜能和力量的助力者。 一、“笨小鸭”给我启发的一堂公开课 这是我在别的学校开设的一节心理公开赛课,主题是“职业兴趣自我探索”,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这是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没有时间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我只是在上课前,利用课间5分钟时间给陌生的学生们简短地鼓励动员了一番,我简略地介绍了自己和这节课要讲的主题,并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心思考感悟。一切都是那么匆忙,所以我对这节课一点把握都没有,紧张感一阵阵袭来。我只能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请学生体验“兴趣岛屿”的活动,我以动画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六个风情各异的岛屿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出最想前往的前三个岛屿,并说明理由。问题抛出去后,课堂一片寂静,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我心里有些慌,怎么一开场就冷场了。也许是因为后边坐了很多听课老师,学生也有些紧张,内心也在犹豫。我定了定神,向学生简单说明了心理课堂的原则:“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是自己认真思考后的结果都是有价值的,请大胆分享你的想法,来丰富我们的思想。” 这时,有一只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看到了希望,马上点头示意他站起来发言。他涨红了脸,半天才憋出一句声音很低的回答:“我最想去‘研究岛。”看得出他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站起来发言的,我首先鼓励了他第一个发言,很勇敢。他的头稍稍抬了起来,我又走近他,继续问道:“能向我们说说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岛屿吗?”他挠了挠头,又红了脸,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因为刚才的介绍里说,研究岛上的很多居民喜欢发呆,自由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我也喜欢发呆。”一句话,他竟一句一顿地用了两三分钟,班级里不时发出窃窃私语的骚动声。但我一直温柔地注视着他,不时地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听了他的回答,班级里的学生立刻哄堂大笑起来。中间还夹杂着议论声:“我们班的‘笨小鸭竟然也能回答问题,出丑了吧!”他更加局促不安了,手不停地揉搓着,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才好。 我微笑着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坐下。我点评道:“大家觉得他的回答有点搞笑。但我却认为他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很仔细地观看了岛屿的介绍,记住了大家容易忽略的细节,最重要的是,他很信任大家,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第一个大胆地发言。抱有真诚的态度,勇敢去表达、接纳自我的勇气都是难能可贵的,这正是在心理课上我希望带给大家的。这位同学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谢谢你!” 听了我的一番话,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这位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得到了老师的赞许和认可,他的脸又红起来了,但这次他的笑容很灿烂,眼睛里也闪闪发光。 后面的环节继续紧凑地进行着,学生们似乎也打开了心扉,状态也比刚上课时积极了很多,在互动分享环节,明显有很多学生都想举手回答问题,大家变得更加开放、更加活跃。最终这节课也被评为市二等奖,得到了同行和专家老师的认可。 二、课后思考 (一)共同愿景可以凝聚人心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示范,于无形中告诉学生应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带着悦纳、欣赏的眼光,就会发现更好的自己,发现更美好的生活。我不由得想起全国特级心理教师钟志农的一段对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要领精炼的总结:心理课要以如下几点目标为追求:一是重感受,不重认知;二是重引导,不重教导;三是重目标,不重手段;四是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五是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六是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七是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 (二)心理课要以生为本,体现主体精神 心理课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决不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或贴在墙上的口号,而应该体现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甚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心理课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分享的平台,要真正达到沟通、交流的效果,心理教师应用尊重、欣赏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赏识和激励教育。理念决定行动,抱着一颗平等、悦纳学生的心,学生就会在课堂上放心、大胆地参与课堂的活动,真诚地表达内心想法,使课堂呈现出包容、接纳、舒心的氛围,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情感基础和支持保障。 (三)互动教学激发探究意识 心理课也充分体现了“互动教育”的理念,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同伴。心理教师要充分发挥人格魅力,利用心理咨询技巧,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用真诚、幽默、随和、富有亲和力的态度,借助自身成长经历和感悟,运用心理咨询中的积极关注、信任、真诚、接纳等技巧,使得学生借由对心理教师的亲近和喜爱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好感。其实在这节课上,我也得到了很深的领悟,正是因为我对这位同学一无所知,所以才会点他发言,如果我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对他有所了解,可能会因为他的表达力差,而不愿在公开课上冒然请他发言。谢谢他教会我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欣赏每一个独特的人,给他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 積极活动可以唤醒每一个人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是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分享,我们可以察觉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分享,我们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安全、放松的“心理场”是否已经建立。所以心理课中的分享要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为了迎合老师的期待而故作“聪明”的回答;心理课中的分享要的是学生此时此刻自然产生的心理感受,而不是经过反复揣摩后自认为应该有的感受。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的是真心话。作为心理教师,对于学生的任何分享,我们都应该加以包容,这样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心理课是唤醒学生心灵的教育,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心理课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教育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要善于营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南京,211102)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