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
范文

    罗丹

    

    〔摘要〕采用感知学校氛围问卷和学校归属感问卷,抽取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的1116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感知学校氛围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均分为3.96,位于五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其中,学校归属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学生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2)感知学校氛围中,男生感知师生支持显著高于女生;感知自主支持、生生支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他无显著差异。(3)初中生在感知生生支持、师生支持和自主性机会的维度上均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感知学校氛围;学校归属感;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0-0020-04

    一、引言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学校归属感逐渐成为心理学、教育学、中小学德育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活动的情感[1]。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可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预防烟酒使用等风险行为及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行为。同时,由于反学校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和师生关系的淡化,一些中学生缺乏学校归属感。当前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考察。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学校氛围对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学校氛围指的是学校中被学生、教职工等所体验或感知,并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对持久、稳定的学校人文环境特征[2]。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他们与父母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而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发展发挥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在学校中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模式都是独特的。正是这种独特经历和觉知,让他们在相同的大环境下受到不同的影响。诸多实证研究表明,学校氛围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内化问题行为(如焦虑、抑郁)、外化问题行为(如网络成瘾)具有重大影响[3-4]。学校氛围拥有复杂的结构,本研究关注师生支持、生生支持和自主性机会三个方面,考察感知学校氛围对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其中,师生支持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情绪情感、学业上的支持和鼓励;生生支持指的是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相互理解、关心和信任,共同成长;自主性机会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拥有自主选择和决策制定的机会。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试图探讨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以期为学校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学校氛围、增强学校归属感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共1116名作为被试,其中男生634名,女生482名;初一学生372名,初二学生355名,初三学生389名。

    (二)研究工具

    1.感知学校氛围问卷

    采用感知学校氛围问卷[1],该问卷在中美多种族青少年群体中均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该问卷共25个项目,测量了三个方面:师生支持、生生支持和自主性机会。问卷采用4点评分,1表示“从不”,4表示“总是”。对反向计分项目反转处理后,计算各个维度的均分,分数越高表明教师、同伴支持越高,自主性机会越多。

    2.学校归属感问卷

    采用中国学者Cheung和Hoi翻译修订的Goodenow等(1993)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该量表测量对象为早期和中期的青少年。量表包含两个因子:归属感和抵制感。归属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学校一分子的感受,包括13个题项;抵制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学校中被接纳、被接受的感受,包括5个题项。其中抵制感题目为反向计分,与学校归属感构成主观的学校归属感。量表采用5点计分的方法,分数越高,表明学校归属感越强。在应用中,把抵制感项目转换成积极项目加入总体后,PSSM量表的信度系数达到了0.89。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征得班主任和学生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由专业心理教师担任主试,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被试讲解问卷填写的要求,强调回答的真实性、自主性及完整性,并向被试承诺对其所填信息严格保密。作答完毕后现场回收问卷,用SPSS 20.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初中生学校归属感的总体状况及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均分为3.96(标准差SD=0.72),位于五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这表明初中生学校归属感比较强。

    独立样本t 检验表明,尽管男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略高于女生,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其中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无显著差异,初三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

    (二)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女生在自主支持、生生支持上均无显著差异,而在师生支持维度上,男生感知师生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女生。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初一、初二、初三学生感知自主支持、生生支持逐渐降低,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在感知师生支持方面,未达显著性差异。

    (三)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中学生在感知生生支持、师生支持和自主性机会的维度上均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越积极,其学校归属感水平越高。

    四、讨论

    (一)初中生学校归属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均分为3.96(SD = 0.72),位于五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这表明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比较高。这可能与当前学校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建构和谐校园的教育管理理念有关。该学校秉着“博学·求真·尚美·团结”的办学理念,提出“让进入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口号,落实“让学生做学校的主人”的德育工作理念。在以开放、文明为取向的社会大环境下,学生的正当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精神氛围也不断地得到优化。在这样的学校里生活、学习,学生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支持,对学校有较高的认同,并对学校产生积极的依恋情感。

    独立样本t 检验表明,尽管男生的学校归属感水平略高于女生,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目前对男女生的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一致有关。2014年,广东省妇儿工委确定中山市为广东省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市,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中山市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因此男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差异不显著。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其中初一、初二年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无显著差异,初三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习压力等有关。初一学生对新的校园生活充满了好奇,渴望在新的环境中有新的发展,同时学校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深刻地了解并认可学校。随着年级的升高,一方面,学生对学校的新鲜感消失,学校生活成了日复一日的单调循环,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情感体验慢慢趋于平淡,加之人际交往增多,学生难免与老师、同学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整体态度,导致学校归属感降低。

    (二)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女生在自主支持、生生支持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师生支持的维度上,男生感知师生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国家倡导性别平等教育有关,男女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自主性机会相对均等。

    对于师生支持,男生感知师生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可能是由于男女生各自的心理特点差异和人际交往策略不同。大部分男生对于人际关系的感知是粗线条的,特别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男生能够乐观面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而对于心思比较敏感的女生而言,她们可以像男生一样欣喜地接受老师的表扬,但对于老师的批评比较难接受。因此,在感知师生支持的维度上,男生感知师生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这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多关注女生的心理发展变化,师生共创理解、宽容的校园环境。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初一、初二、初三学生感知自主支持、生生支持的水平逐渐降低,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在感知师生支持方面,未达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该校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岗位比较稳定,让学生感受到比较稳定的师生支持,因而在感知师生支持方面不存在差异。在自主性机会维度上,随着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学生成人感强烈,渴望独立。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老师均不愿放手,仍把初中学生当小孩子看待,希望他们能够按着规定好的时间、方式去学习,因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感知自主性的机会逐渐降低,并达到显著差异。在感知生生支持方面,初一学生仍处于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的阶段,大家能够融洽地在班集体中一起生活和学习,感知到的生生支持是最强的;到了初二,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容易与同学在人际关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因而初二学生感知的生生支持有所下降;到了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理想高中奋斗,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的增强,同学间竞争压力增强,大家你追我赶,因而初三学生感知的生生支持水平最低,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

    (三)初中生感知学校氛围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初中生感知的师生支持、生生支持和自主性机会均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如果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学校氛围,获得更多的自主性机会,感知良好的师生支持和生生支持,学校归属感就能显著提高。

    这给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周围环境或他人的理解、鼓励和支持;能够自己主动作出人生的选择,在学习生活中自主决定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体验独立自主的感觉;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承担一定的活动或任务,在承担活动中体验成就感。

    五、結论

    (1)初中生的学校归属感均分为3.96,位于五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其中,学校归属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三学生显著低于初一、初二学生。

    (2)感知学校氛围中,男生感知到的师生支持显著高于女生;学生感知自主支持、生生支持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其他均无显著差异。

    (3)初中生在感知生生支持、师生支持和自主性机会的维度上均与学校归属感呈显著正相关。

    参考文献

    [1]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98(26):51-54.

    [2]Hoy W K,Tarter C J,Hoy A W.Academic optimism of schools:a force for student achievement[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6(3):425-446.

    [3]Jia Y,Way N,Ling G,et al.The influence of student perceptions of school climate on socioemotion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adolescents [J].Child Development,2009(5):1514-1530.

    [4]Wang M T,Dishion T J,Stormshak E A,et al.Trajectories of famil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early adolescent behavioral outcomes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1(5):1324-1341.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中山,528415)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