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的应用分析 |
范文 | 敖正杰 何礼峰 王芳芳 【摘? 要】目的:就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小儿普外科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临床试验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施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的对照组以及采用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針输液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并对输液过程中的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穿刺效果、留置时间以及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的身体恢复状况良好,对照组患儿的留置时间为(2.34±1.21)d,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为(6.76±1.43)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也能中的导管堵塞、液体渗漏以及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3.5%,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1%,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延长留置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小儿普外科;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13-01 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医疗服务意识的深入,医疗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加快了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速度,人们也愈发注重护理工作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小儿普外科的医疗管理可以说是医院众多科室中的重点和难点工作,鉴于本科室的颈内静脉置管主要应用于先天性肠道畸形患儿,手术切口较长且患儿年龄较低,抵抗力低下在手术过程中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使得静脉穿刺的难度和风险增大。故此,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和身体健康恢复,加强对幼儿的护理,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疼痛,降低了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概率,本文就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小儿普外科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临床试验观察对象,在取得患儿家属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同时,两组患儿颈部皮肤保持完整,无发红和水肿现象,排除了循环困难衰竭的危重患儿以及颈内静脉不易穿透的患儿和长期输液的患儿。详情如表1所示。 1.2 颈内静脉置管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四肢浅静脉留置输液方式,并进行相应的护理。鉴于患儿的静脉血管发育不完善,多次穿刺会对患儿的血管造成损伤,因此在四肢浅静脉进行穿刺留置输液,在穿此前告知患儿家属减少活动,在穿刺后保持稳定的心理情绪,加强手术过程中的医护人员或者家属的陪护,颈外注射需要患儿的头部保持固定的状态,对患儿的身体状况实时观察。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巡视和沟通交流,缓解患儿家长的紧张心理,同时对于输液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的处理,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观察组实时颈内静脉留置输液的方式,让患儿保持仰卧位,并将输液装置的头皮针连接好,在避开血流丰富的血管后将皮头针插入肝素帽中排气,选择患儿锁骨上缘中点血管作为进针点,在血管上方以45°进针,一般而言进针2至3cm后可见暗红色血液,说明已刺入静脉,然后置入导丝,沿导丝置入静脉导管。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患儿发生感染,既需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护理,每日消毒2至3次,在持续输液24h后注意更换输液管道,保证输液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性;加强对静脉导管的护理,保证导管的通畅,输液前进行生理盐水的冲洗和消毒,最后做好相应的评估记录和宣传教育工作。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情况以及留置时间和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记录和分析,相互对比验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输液效果对比 两组患儿的穿刺均一次成功,但对照组的留置时间为(2.34±1.21)d,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为(6.76±1.43)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在输液过程中观察组出现了1例液体渗漏事件及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2.5%,对照组发生率导管堵塞、液体渗漏以及静脉炎等共计1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而言,小儿普外科患儿手术结束后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恢复身体健康,但小儿普外科患儿的抵抗力较低,在手术后恢复期间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等问题,特别是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式极易对患儿的血管造成伤害,且容易造成感染。采用颈内静脉置管的输液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的疼痛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儿的满意度。 颈内静脉留置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这需要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强化针刺技能,做好与患儿家长的交流沟通工作,从而保证患儿身体健康的恢复。建议颈内静脉留置护理在小儿普外科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开来。 参考文献 [1]?? 魏淑华.颈外静脉置管护理在小儿普外科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111+114. [2]?? 许丽云,林丽璇,陈晓静.颈内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J].广东医学,2017,38(S1):345- 346. [3]?? 谭娟. 颈内静脉置管在儿童肿瘤外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A]. 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2015: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