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改善家庭环境,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
范文

    刘红敏 傅钰

    【摘 要】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因为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社会化发展都是从家庭开始的。改善家庭环境对于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自伤行为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自伤行为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16-03

    【作者简介】1.刘红敏,浙江省龙游中学(浙江衢州,324400)教师,一级教师;2.傅钰,台州学院(浙江台州,317000)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在读。

    一、家庭环境的概念

    人们对家庭环境内涵的认识有一个从狭窄到宽泛的过程。最初Vernon提出的家庭环境比较强调家庭的物质条件,认为家庭环境是“家庭为家庭成员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如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学习设备”。后来Belsky提出“家庭系统”的概念,认为要重视家庭的整体性,使得人们对家庭环境的关注不仅围绕家庭的客观环境,也指向家庭环境的主观方面。随着家庭环境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者们慢慢接受家庭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念,并对家庭环境中众多的结构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笔者认为家庭环境包括两部分:物质部分的硬环境和精神部分的软环境。家庭环境中的硬环境,指家庭成员成长发展依赖的物质条件,包括家庭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家庭结构等。家庭环境中的软环境,指笼罩着整个家庭的气氛或氛围,它体现在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和感受中,像一个能量磁场,潜在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以及家庭中的每一次互动。家庭软环境是家庭环境的核心部分,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和交流模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道德教养水平、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父母的情绪应对模式等。家庭软环境的变动性很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突出。

    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深刻、持久,因为青少年的基础心理品质和能力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建构起来的。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认为,在和谐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加健全的个性,他们会更加自信、热情、情感丰富且富有同情心,拥有更加稳定的自尊和抵御挫折的心理能力;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情绪敏感紧张、行为放纵不自控、低自尊和自尊不稳定等特点。父母之间紧张的冲突关系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导致孩子心理机能发生变化,降低孩子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销蚀孩子精神与心理发展的基础,增加孩子出现心理病理状态的可能性。Kazuhisa Nakao研究发现,完整的家庭结构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而且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母亲的支持、父亲的参与以及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有关。

    笔者在对有自伤行为青少年的辅导和访谈中了解到,引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冷漠无爱,父母关系紧张、冲突性强,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关爱缺失,父母情绪不稳定、不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亲子之间无法正常沟通等,这些家庭环境均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和建构稳定的自我。当这些青少年遭遇压力和挫折时,会倾向于选择用自我伤害的外在行为方式来感受自我存在感,并以此进行情绪的释放和调节。一项历时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家庭无效环境能显著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

    三、改善家庭环境,预防青少年自伤行为

    首先要营造轻松愉快、温暖友好的家庭氛围,这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家庭中的核心双亲关系是家庭氛围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父母双方一贯温和相处、理性沟通,遇到矛盾时相互理解包容,很少冲突对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充足的家庭温暖,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青少年会主动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困难时刻会得到家人的支持,在快乐幸福时会因为与家人分享而进一步增强积极感受。如此,这些青少年就能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和他人良好互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品质。相反,那些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习惯将心事压抑在心里,没有途径释放负面情绪,而且从小就习得了对于家庭矛盾和父母冲突的无能为力感。这些都是让其压抑、抑郁和悲伤的消极情绪,长此以往,这些青少年就容易出现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失调等问题。而且,核心双亲关系和谐会演变出温和理性的次要家庭关系,使整個家庭笼罩在和谐、温暖、友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网络之下。

    家庭中的亲子教养关系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民主尊重的教养方式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性,父母信任孩子做出的决定,并支持他积极尝试自己的想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给予精神上的肯定和支持。这些青少年在遭遇重大挫折时,拥有充足的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甚至能力,情绪激荡的幅度比较小,可以平稳度过艰难阶段。而那些受到过多冷漠、忽略或者严厉惩罚的青少年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们更容易陷入孤独、绝望,甚至对自身攻击,如自伤或自杀。家长在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空间和弹性,应积极组织和参与一些具有亲密情感联结及带来轻松愉快心情的家庭娱乐活动,不能总是在孩子面前强调和谈论学习。一个健康的青少年一定是在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平衡且有弹性的,除了学习能力外,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等都对其健康生活有重要影响。

    其次,父母应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情绪模式。父母的情绪调控模式和处理情绪问题的方式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先要矫正自己的情绪模式,保持理性平和的情绪状态,面对困难时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而非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泥淖中;人际相处中接受和理解别人的情绪状态,并对对方的不佳情绪给予同理和接纳。

    父母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如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增强其觉察情绪、命名情绪、表达情绪、调控情绪以及和别人进行情绪互动的能力。只要拥有健康的情绪模式,就可以有效调节情绪,也可以科学释放情绪能量,一般就不会出现自伤行为。从孩子幼年起,父母就应该积极接纳和欣赏孩子的外在行为和成绩表现,即使是不太满意的方面,也要帮助孩子寻找其中的积极意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且不会因为成绩或外在表现不佳而动摇。父母应更新教育理念,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关注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样,孩子会体验到自己越来越棒,会越来越积极。

    最后,对于临近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理解和接受其独立性的发展,不过多干涉,允许孩子有相对激烈的情绪表达,以及不那么遵守权威甚至挑战权威的行为,这些都是孩子在特殊阶段的正常表现,等过了青春期自然就会缓和甚至消失。青春期是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在这一阶段开始尝试自伤,甚至养成反复自伤的习惯,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情绪宣泄的出口,而不是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来释放情绪。

    【参考文献】

    [1]VERNON P E.Intelligence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M].London:Methuen,1969.

    [2]BELSKY J. Early Human Experience:A Family Perspective[J].Developmental Psycholo-

    gy,1981(1):3.

    [3]NAKAO K,TAKAISHI J,TATSUTA K,et al. The Influenc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Personality Traits[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2000,54(1):91-95.

    [4]YOU? J,LEUNG? ?F.The Role of Depressive Symptoms,Family Invalidation and Behavioral Impulsivity in the Occurrence and Repeti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Chinese Adolescents:A 2-Year Follow-Up Study[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2,35(2):389-395.

    [5]楊春雨,何建国,罗昌明,等.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127-1130.

    [6]LEARY C E,KELLEY M L,MORROW J, et al. Parental Use of Physical Punishment as Related to Family Environment,Psychological Well-Being,and Personality in Undergraduates[J].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008,23(1):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