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采茶歌》教学设计 |
范文 | 赵晓虹 摘 要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竖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也是巴洛克时代的标准独奏乐器。竖笛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在专业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竖笛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竖笛的音色纯正清丽,柔和轻盈,被称为“柔和的笛子”、“像鸟唱歌的笛子”。它以自然呼吸的力度即可吹响,这样,人们从初学开始,就很容易获得美妙的乐音。 关键词 竖笛演奏 采茶歌 演唱歌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内容:学习用竖笛吹奏《采茶歌》并学习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演奏、演唱等多种形式,感受茶乡人民劳动时的喜悦心情。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采茶歌》。 (3)要求学生音头要做到“吐奏”。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吹奏竖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节奏方面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在吹奏方法上也有“吐”音不准确的情况,通过学习难点节奏、唱谱等方法,解决以上问题,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解决难点,提高各项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及切分节奏。 (2)音头要“吐奏”。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边听《采茶舞曲》,学生边做律动。 (2)师生问好,唱《师生问好歌》。 2导入新课 2.1猜字谜 师:今天老师先请大家猜个字谜:“人在草木中”(打一字)(出示幻灯片) 生:茶 师:茶不仅味道好,而且有益健康,我们周围就有很多老师和同学喜欢品茶,大家看看,都是谁呢?(出示幻灯片),大家想不想也体验一下?(想)那老师就请大家来品茶。 2.2闻茶香、品茶味(播放品茶轻音乐,创设情境) 师:大家面前都有一个小杯,老师已经给大家倒好茶了,仔细闻闻,说说你的感受。 生:清香扑鼻…… 师:请大家慢慢品一口,入口什么味道? 生:唇齿留香…… 2.3了解茶知识 师:确实如此,浓浓的茶香让人回味无穷,我国是最早发现茶叶的国家,被称为“茶”的故乡,而且茶的种类也很多(出示幻灯片),比如安徽的毛峰,福建的乌龙,浙江的龙井都很有名,刚才大家品尝到的就是福建的乌龙茶,接下来我们共同欣赏一首福建民歌《采茶歌》。 (设计意图:通过猜字谜、闻茶香、品茶味、了解茶知识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創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3歌曲学习 3.1初听歌曲 师:认真听,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欢乐、活泼…… 师:美好的音乐总是能给我们带来心情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心情愉快地进入下一环节。 3.2复听歌曲 师:再仔细听,认真看谱面(出示曲谱),找到这首歌中的难点节奏。 生:短附点节奏 X. X 切分节奏:X X Xa 3.3解决难点 师:请大家来观看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难点节奏的讲解) 生:观看视频讲解、自主学习(教师及时点拨、指导) 师:大家明白了吗?用竖笛吹一吹(用竖笛辅助,攻克难点节奏) 3.4演唱曲谱 师:难点解决了,那就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这首歌的曲谱,注意边唱边打拍哟。 生:唱《采茶歌》曲谱(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5竖笛吹奏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竖笛来吹一吹这动听的旋律吧! (1)学生自己练习;(2)组长负责检查组员吹奏情况;(3)集体吹奏(师强调音头要用“吐奏”)。 3.6加入歌词 (1)读歌词;(2)一部分同学用竖笛伴奏,一部分同学唱歌词,然后互换。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歌曲、观看微视频、演唱、吹奏等循序渐进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相互交流学习的能力。) 4表现歌曲 4.1接龙唱 师:大家合作得真棒,我也想加入,欢迎吗?(师生接龙唱并及时进行互评) 4.2音乐会 师: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吹起来,跳起来吧!(同学自选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参与到表演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小结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棒!经常登台表演会让你变得越来越自信!其实我国不仅福建有《采茶歌》,其他地方也有,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听一听,感觉一下它们的不同魅力。下课!(听《采茶歌》出教室)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