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范文

    李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打造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学生是灵动的生物体,教师是否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是关键。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灵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打造高效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载体,语文课堂教学能否具有生机和活力,这种生机和活力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那么,如何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1灵动的语文课堂,激发兴趣是关键

    小学是小学生受正规、系统教育的时期,也是学生活动方式和思维能力等发生质的飞越的阶段。小学生的兴趣分散、可塑性极大,其个性尚在形成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只会使我们的学生害怕甚至厌恶语文课堂,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挖掘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使教授的东西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例如在《比尾巴》一课的设计中,我将较难的知识点(“弯”与“扁”的理解),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辨别,我是这样操作的:拿一根笔直的可塑性铅丝,在学生面前慢慢地拉弯;拿一个容易泄气的皮球,在学生面前压扁。学生在这样一个很想知道老师要干什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明白了什么是“弯”,什么是“扁”,而我并未做任何理论性的讲解,学生能恰当地用“弯”和“扁”说句子,证明这样是有效果的。还有让学生自己带来动物图片,在小组里模仿本课儿歌句式说说图中动物的尾巴,学习编成顺口溜,例如:有的学生联系家里常见的动物,编出“老鼠的尾巴细,小猫的尾巴粗,哈巴狗的尾巴最有趣”……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很快迎刃而解。同时,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一节课的比赛贯穿始终,学生一直被动力牵引着,从而保持长时间的注意,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

    2灵动的语文课堂,开放、探究性学习要得以实施

    以前课堂教学主体是老师,一切都在老师的安排下“井然有序”,想学得学,不想学也得学,学生迫于老师的威摄力,整堂课“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节课下来,觉得累的同学挺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标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们开始尝试着如下举措:

    (1)学生可以说不。学生可以大胆地在课堂上说“我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这个同学说得不对”等等。我认为大胆让学生说“不”,即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包括学习方式的开放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而是可以和应该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我甚至故意设计一些“障碍”去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在真假共存中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我在给学生范读中故意把“小石头”读成“大石头”,让学生大胆指出老师的错误,并非常自然地提出“为什么乌鸦要用‘小石头而不用‘大石头呢?”从而体会“瓶口的‘小”和乌鸦的聪明。我常常激励学生“有话就说,不怕说;有疑就问,敢于问”,对于学生的任何离奇古怪的想法和问题,我不予回避和指责,而是抓住一丝一毫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样的课堂方式,学生不再胆怯,不再沉默,我也因此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还学生合作、探索的空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主宰着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他们被动地听、说、读、写、思,缺乏自主意识。关于合作学习,“课标”在各个学段,从阅读到口语交际、综合学习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在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综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在我听过的课中,很多老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即课堂中安排时间让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效果很好。如汉语拼音这一部分的教学,每一课的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由图片、拼音字母及音节组成,所以教学方法也都是类似的。每一课的第一个字母由教师引导学习,如先看图,看圖上画了什么,通过看图猜字母的音,编儿歌记字母的形,练读音节几个步骤组成。学生学会方法以后,就可以在小组内合作自己学习。由组长分配每个人的任务,如1号小朋友说看图上画了什么,2号小朋友去猜字母的音,3号小朋友编儿歌记字形,4号小朋友拼读,并检查其他几个小朋友拼读情况。小组学完了,全组鼓掌对自己进行奖励。教师对全组成员进行表扬,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使学生愿意、乐于合作,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这样一来,教学轻松了,效果也好了。一段时间以来,我把这个观念贯彻到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并且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同的学生都不但能主动达到老师提出的不同要求,而且总有新的突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倡导,将打破“君臣式”的课堂教学,代之的是充满教学民主、突出学习主体、生气勃勃的语文教学。

    (3)鼓励学生收集课外资料,人人争当小老师。“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让学生大量地参加语文实践,走出原来的误区,应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语文实践的同时,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从课内走向课外,增强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根据学生好奇、喜新鲜的心理,我开展了“人人争当小老师”的活动,每节课有意识穿插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当老师,轮到当教师的学生站到讲台上,我坐在他空出的座位上,我也像所有学生一样,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或对他所讲的问题提出疑问。学生大都非常珍惜这短暂的几分钟,也很盼望这几分钟的到来。他们会把自己从父母亲那儿听来的知识或去图书馆、书店查找自己需讲解的资料,并且开动脑筋、提出各种预测,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尽快过上一把“老师”瘾,语文课堂已在不自觉中由课内开放至课外,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起初都很腼腆、羞怯,一段时间下来,已是像模像样的小大人了。他们也开始尝试着参与我教学过程的准备和设计。

    3灵动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甚至消失怠尽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习困难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