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超声评价及结果分析
范文

    禹君军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超声评价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颈动脉超声。结果: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IMT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IMCSA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超声价值明显,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超声;评价结果

    【中图分类号】R47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28-02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脈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大[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预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手段[2]。通过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反映患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以及相关并发症风险。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颈动脉超声,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超声评价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依次为35例,15例,28例,22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44岁~74岁,平均年龄为(62.8±6.8)岁。单支病变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42岁~75岁,平均年龄为(63.2±6.9)岁。双支病变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41岁~77岁,平均年龄为(63.5±6.3)岁。多支病变组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为42岁~79岁,平均年龄为(63.8±6.7)岁。各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

    纳入:(1)患者临床上确诊为糖尿病,既往存在心肌梗死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历完整。(2)患者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试验工作。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代谢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患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患者。

    1.3?方法

    纳入的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患者由同一位超声科医生采用相同的超声仪器进行检测,测量患者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定义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管腔内膜界面与中层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定义斑块为突出于表面或厚度≥1.3mm,多次测量斑块面积并计算平均值。

    1.4?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IMT、IMCSA、斑块检出率情况。

    1.5?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相关指标,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各组IMT、IMCSA(内中模横切面积)、斑块检出率对比

    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IMT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IMCSA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高发疾病,容易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等疾病。高血糖状态容易影响患者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损害,进而导致一系列心脏疾病[3]。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较单纯冠心病患者较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常常容易伴随发生于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患者通常早期出现动脉壁内膜增厚。因而临床上通过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4]。本研究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超声评价效果。结果表明,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IMT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IMCSA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龄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双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亦高。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有效、可重复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大。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超声价值明显,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龙,李月平,杨二冬,季甜甜,秦政,翟光耀,史冬梅,刘宇扬,周玉杰,成万钧.残粒样微粒胆固醇在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进程中的作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11):1091-1096.

[2] 王媛媛,张晓卉,尹新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06):1317-1320.

[3] 黄月华,何靖敏.血脂水平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7):41-42.

[4] 郭旭,郭凤静,王晓鸥,熊艳华,蒋昆,郑红梅,张大庆.血脂水平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11):999-10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6: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