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有效性的问题 |
范文 | 丁海华 摘 要:伴随教改进程的深入推行,教学工作中始终贯穿着教改理念,教改是实现课改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可在实际上,现代小学语文课程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教师非常辛苦地在讲解,学生辛苦地在学习,可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等却并未获得实际提升。这是现代基础教改中必须要直面的问题。所以,在现代形式背景之下,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发动大脑进行大胆地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使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基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入探究和激发学生个体的潜力。文中着重讲述实际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既能对语文课程的教学成效进行提升,更能够实现教改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时期;语文课程;预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B-0070-02 预习就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把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先行阅读学习了,掌握其大致的内容,以便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主动权,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求索。令学生基于自己的努力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内容,才是其真正领悟到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应落实学生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知识的课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实现有准备地听讲,从而调动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为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师,基于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应树立起坚定的教改信念,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预习指导,以此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以期实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程实际教学预习的现状 小学时期语文课程的教改活动是一项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而从事设计、构建、引导的活动者就是小学语文教师。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层面上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有清晰透彻的认知与了解,树立其正确、坚定的教改信念。之所以要求教师要进行清醒的认知与了解,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清晰地认知到当前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觉得苦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现代小学时期语文课程教师团队的教学现状就是:教师每天都忙于为学生备课、讲课以及处理作业等工作,工作压力非常大,付出很多辛苦,可是收到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学生方面,学生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很多的作业,即使认真去做去完成,也难以让成绩得以提升,作业的无效性凸显。特别是小学时期语文教师因为课程的特殊属性,会比其他科任教师的压力更大。 寻找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沿承传统教学模式,认为熟悉的教学方式就是成功、成熟,将自己困在这样的怪圈中走不出去,也牵引着学生走入这个怪圈中无法走出来。 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教师的身上。想要走出困境,就需要思索创新改变的方式,当前的教育形式也要求教师及时进行教改活动。 二、实施预习的意义 之所以强调教师要建立起正面、积极而坚定的教改信念,是因为教师在教改活动中所处的位置极为关键,并且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众所周知,教改活动得以开展的关键是教师,由于教师在实际教改活动中不但是引导者,更是推动者,也是创新者。之所以称之为引导者,是由于教师所面对的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作出活动的指引。也就是说,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如果只有教师在进行讲解,而学生未参与其中,教师就只能是在唱独角戏,当然,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作为引导者存在,而学生不具备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鉴于此,需要教师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进行教学改革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深挖学生的潜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改革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参与教改活动的意识与信心,形成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也要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思想解放出来。教师作为教改活动中的创新引导人员,不仅要着眼于宏观,更要着手于微观方面。 着眼于宏观方面,就是一定要认知到小学时期语文课程的教改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项目。着手于微观方面,则是因为但凡涉及改革就需要破旧创新,进行探索运作,着手于一个具体的事项,不能因为认为是一件小事情而就不去做,要冲破束缚,向着全新的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获得成功都一定是要付出努力的,挫折与失败都是难以避免的,成功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对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进行创新改革,组织并开展课前预习活动,需要基于以上思想来着手进行。 三、小学语文课程实施预习具体策略 (一)课前 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个预先打算,工人要建房子,就需要准备物料,农民要耕种就需要备耕,军队要出征打仗就需要准备粮草,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这样。 教师为了能够讲好语文课,需要提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等,学生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需要提前对新课知识进行预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进行预习的习惯,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提升,这是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一篇新的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要能够将生字读准,将句子读顺,将整篇文章读通。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感悟文章中心主旨。 (二)課中 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文中的关键字词、重点句式进行标注,并尝试对课文进行分段,写出段意,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在课中教师讲解的时候寻求答案,或者向教师提问,以解决自己的疑惑。课前预习的时候,遇到学生一定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不懂得的词义,这就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解决基本的识字懂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进行深入思考,当字、词、义等方面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先进行独立思索,思索与使用工具书都无法解决的时候,就需要在课堂中向教师或者同学去请教,这样能够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三)设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并且要对学生课前预习作业进行检验,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向学生提问预习的相关内容,并且更要对预习到位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预习的兴趣与热情。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作业,能够为学生的预习指明方向,使学生明确自己要预习的目标内容,有的放矢地学习,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预习在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是极为科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其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推送到一个更加新颖的求知领域中,以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成效,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展现出来,提升实际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未来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究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实际教学的高效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刚. 小学语文高段预习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2]林芊芊.小学语文中高段学生利用互联网预习有效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6). [3]王海力.拓展预习空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5,(27). [4]李玲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5). [5]赵菊萍.探究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5). [6]吴晓媛.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J]. 中华少年,2019,(14). [7]杨丽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 [8]王颢荣.在新时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 知识窗(教师版),201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