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儿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
范文 | 邓慧珍 【摘?要】目的:对儿科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具体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隨机选择我院的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儿科患儿6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急诊风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0.65%,观察组患儿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远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在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急诊护理风险护理方式相对与常规护理方式来说更受患儿的欢迎,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儿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30-02 医院中,儿科急诊是患儿最多的科室,分析儿科急诊患儿的特点,我们发现,儿科急诊患儿普遍具有不确定性高、疾病风险指数高、疾病病情复杂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重视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避免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风险事故,出现医患纠纷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儿科急诊护理中分风险因素以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8年的6月至2019年5月接诊的儿科急诊患儿6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患儿,男性14例,女性17例,患儿年龄1至12岁,平均年龄(6.47±1.51)岁。对照组31例患儿,男性15例,女性16例,患儿年龄1至14岁,患儿年龄(6.52±1.49)岁。从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来看,患儿在年龄、病情、性别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研究价值[1]。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急诊风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首先,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由于儿童的免疫力要远低于成人,因此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规范性的培训,护理人员必须保证在无菌的环境中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避免患儿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后续的治疗[2]。其次,护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儿科急诊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恐惧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在与护理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理智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主动和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沟通,安抚患儿情绪的同时,赢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最后,由于儿科急诊患儿的病情多数比较复杂,变化较快,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能够随时配合医生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 1.3临床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儿接受治疗出院后,有患儿本人填写调查问卷,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由家长代为填写。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8.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近几年,儿科急诊中,护理事故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原本就已经危机四伏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出现以上问题,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但是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随着两者之间矛盾的加剧,护理人员在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出现医患纠纷概率也随之增加[3]。其次,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重视程度也在相应的提升,因此,在儿童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对于治疗活动关注程度也在提升,家长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之间沟通不畅,非常容易导致家长以及患儿本人对于治疗活动出现误解,导致出现护理风险。最后,护理人员在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患儿的病情经常会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发生变化,护理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而加大了护理的风险。 针对这种情况,儿科急诊常规的护理方式就已经无法充分满足患儿的需要,就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创新护理方法,急诊风险护理方法的引入就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中,通过调查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80.65%,观察组患儿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要远高于对照组患儿,说明相比于常规的护理方式,急诊风险护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在儿科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儿科护理措施。例如,加强用药管理,应针对儿科急诊患者的特殊用药要求实施合理的用药管理,用药前需要询问患儿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的剂量、方法等,同时叮嘱患儿家长谨慎患儿用药。另外,应加强与患儿及家长之间的沟通,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预防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 综上所述,在对儿科急诊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急诊风险护理的方式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早期发现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对风险进行控制,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炎.儿科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5):115. [2] 龙元芬.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13-?214. [3] 杜晓庆.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9):?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