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研究
范文

    褚延湖

    摘 要:目前,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引人深思。本文将分析英语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解读其重要性,探索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以期促进英语教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B-0045-02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文化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既包括对西方英语世界的文化认识,也包括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解读。学生在跨文化的交流学习中承担起优秀文化传播的重任,可以让英语教学起到更优质的社会效果。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重。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琮琤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中学英语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切入点,在英语教学中感受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在碰撞中用新的角度解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比较中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更客观的理解,避免出现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和追求等不良现象,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鉴别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很多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容易对中国文化产生误解。作为中国的学生,首先自己要熟悉我们的本土文化,才能将“正宗”的中国文化介绍给外国人。而通过英语课堂上对不同文化的解读,学生可以借助英语这种语言工具,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节日、美食、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内容,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自如地表达和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我们通过英语的学习了解了外国的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了解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也学习了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节日的特点。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华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

    (三)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丰富现有的教学资源。本土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隔阂,更容易被接受,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教材知识。通过在英语课堂中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让英语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英语课程教材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

    教材是学生最直接接触所学文化知识的工具之一,中学生使用的教材也影响着他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现在,大部分的中学英语教材内容引用的是外国的期刊杂志、外国文学经典、西方名人的传记或有影响力的演讲,但是却鲜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这样的选材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直接联想到国外各式各样的文化,逐渐忽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话语权,对本土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语言知识的教育,例如单词、语法等方面的灌输,却很少顾及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导致很多学生认识西方语言里特有的名词,却不了解有中国特点的词语该如何表达。如元宵、灯会、重阳节等等。一线的英语教师大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英语学科不是语文学科,没有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

    (三)英语考试中传统文化缺失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的分数在学生和教师的心中占比很大,试卷考核的方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学习的方向。在中考和高考的英语试卷中,听力、阅读、写作等考核项目的内容涵盖了经济、科学和生产生活等方面,但大部分源于国外有名的期刊杂志或文学作品,很少有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目,导致学生和教师都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学科中的学习。

    三、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在英语教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教材是学生和教师最核心的学习资料,在教材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引用西方经典刊物的文章,同时选取同类型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文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就可以通过对比,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亦可追根溯源看二者之間有何联系。

    又或者是在学习英文经典名著的时候,对比阅读有相似性的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之后是怎样的,通过阅读中国文学的英文翻译,可以了解西方人是通过怎样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本身产生了怎样的差异,为什么西方人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产生这样的差异。在不断的对比阅读体验中,本土文化就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自然融入的,也是影响最深的。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尤其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在阅读外文教材中如果涉及学生熟悉的内容,也可以加深印象。

    (二)在英语课外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外活动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组织参与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等。很多学校都会举办英语角的活动,在英语角中,学生可以用英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果指导教师有意识地在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特色文化,会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在春游、秋游的机会中,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建筑或历史文化博物馆,中英文交替向学生介绍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故事,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表达他们的见解。在回校之后也可以组织有奖答题竞赛,学习用英语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故事。

    学校也可以多组织一些英语话剧表演比赛,鼓励学生自将中国经典话剧翻译成英文,然后表演出来。例如,现代作家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或是元代杂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素材。在翻译和表演的过程中,學生为了尽可能做到准确,需要更加认真阅读中文经典作品,再寻找英文中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够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在英语考试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试考什么对现在的学生有很强的学习指导性,英语考试包括了听力、阅读、写作甚至口语等方面的考查,对学生英语的整体运用能力有较为全面的检验。考试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关注传统文化,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训练。

    在听力题中,可以加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话,或者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训练相关语言表达能力。

    在英语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阅读者在不断获取有效信息的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会无意识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阅读内容加入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祖国的大好河山的介绍等,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英语写作话题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用英语阐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有切实有效的锻炼。文字是很多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把握学生对书面文字的运用,是保证学生可以与外国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前提。

    为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训练学生的对外交流能力,可以在考试中适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充分借用我国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四、结束语

    一线教师是学生了解外界多样文化最直接的引导者之一,教师应当认识到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不足,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主动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教学队伍有能力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适应中国当前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立项GS[2019]GHB1348)。

    参考文献:

    [1]顾玉珍.探讨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2]章进佳.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7).

    [3]何丽芬.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融入现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8,(12).

    [4]周霞.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4).

    [5]王燕.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