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应对与管理
范文

    胡小侠 柳丽平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作为辅导员,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重要职责。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通过不同媒介进行舆论传播,使得网络舆情的发展给当今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寄语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舆情,做好当前学生管理和思政宣传工作是当前思想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时代任务。①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的性质与职责、当今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辅导员视角下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能够在日后的辅导员工作中不断成长。

    关键词 辅导员 职责 网络舆情 问题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7文献标识码:A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化发展迅速且无边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傳播的速度也大大增快,而这些对于高校学生舆论的影响也十分的凸显。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给当今高校辅导员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寄语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网络舆情,做好当前学生管理和思政宣传工作是当前思想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时代任务。②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的性质与职责、当今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辅导员视角下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能够在日后的辅导员工作中不断成长。

    1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职责与性质

    高校学生辅导员,在相关专业行文件中对于辅导员的阐述是这样的:“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③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管理需要发挥一定的作用。

    同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的九大职责中,其中“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内容中清楚的写出了思想政治辅导员理应对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特点及网络思想方面和思想政治的状况做到详细了解和把握,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有关思想认识方面、不同价值态度取向方面、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促进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阵地,传播健康积极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积极培养校园好网民等内容。从这一定义职责上来说,作为高校辅导员,加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也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建立健康正确的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2当今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

    2.1何为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主要是在网络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等有不同看法的网络性舆论,属于社会舆论的另一种形式,一般借由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当今生活中的一些热点、关注点高的问题所建立的有很大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以及观点。④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是借助各种新媒体工具平台,通过高校师生发布的、或者一切有关高校事务的言论、意见、建议、态度等各种情绪的总和。

    2.2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2.2.1大学生热衷于使用社交软件来参与网络舆情

    从调查和日常管理观察中可以知道:以一普通地方本科院校为调查范围,每个班级大约50%以上的大学生每天花费在qq聊天平台和游戏平台中的时间不少于四小时;每天花费在微信上的时间大约在2.5小时的有60%以上;对于其他的新媒体网站,如校园信息门户网站、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软件上的人数也超过50%以上,使用时间都集中在1小时~2小时。从此可以发现,对于具有社交功能、互动性比较强的新媒体平台是备受大学生喜爱的。这些社交软件和平台具有及时性、传播性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一旦信息发生,能够在一瞬间快速传播、行程多元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此时的舆情控制就变得十分复杂、难控。

    2.2.2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心理比较单纯,是非观不足。

    通过日常的教育管理可以发现,高校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时候、以及他们在关注网络舆情的时候不会带有特殊目的,大多数是以单纯简单的浏览为主;其次有小部分学生会针对网络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自认为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了解,他们发表的所谓的言论也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已,达到一吐为快的意图,没有特别恶意的意图。故意发表言论引起大家的关注的学生仅仅有极少一部分学生。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未成形的状态,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情绪化,这样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或者是不法分子加以利用,而散播一些有较坏影响的言论等内容。

    由此可见,如何有效的管理网络舆情,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2.2.3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有较强的从众性,并带有一些无意识心理

    当今高校的大学生都是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对于事物的判断很喜欢通过感知来判断,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对待问题。作为高校社会群体中的大学生,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也具有群体性,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和观点的时候,如果自己的观点和占优势的观点有差异时,他们会在内心产生心里压力而选择随大流,产生从众效应。当这样的一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后,就会使他们的在网络上的言论处于无意识状态或者是从中状态,可能会缺乏客观性和理性,从而影响大家对事实的判断和传播。

    2.2.4高校对舆情的控制难度较大

    由于高校学生发表言论的网络平台比较多样化和复杂化,高校很难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所有的新媒体平台,这样就会导致不同的学生言论通过多种平台传播出去,致使网络舆情的控制难度大幅增加。所以,高校可能经常在发现网络舆情已经蔓延的时候,变得措手不及,以至于会采取直接封锁或者删除的方式来封闭消息以达到网络舆情的过分蔓延。

    3辅导员视角下对当今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和管理

    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不仅要从事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的引导和教育。那么,针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以上状况,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点应对和管理举措:

    3.1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国家主席习大大曾说,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大学里的思政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方面就涉及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大学生自觉践行。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指引我们的青少年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⑤只有思想之基夯牢,才能保证不被信仰和行为不被动摇,才能够使高校学生在变化莫测的网络舆情面前坚持正确的态度和立场。

    3.2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正所谓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把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视为高校所有工作的起点和落脚点。⑥高校辅导员在进行网络舆情管理的过程中, 要切实发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好“管理育人、服务于人、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育人理念。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内在需求出发,做到真真切切的为学生办实事、谋真福利。

    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可以不定期的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发展状况,通过分析总结,以融入到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取之学生,用之学生。比如:每学期开学初开展的学期初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学期日常思想动态管理、学生心理委员思想动态的管理等来获取所带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所求,以做到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大学生们的合理诉求。否则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的话,学生的诉求经过积蓄、发酵就会产生集聚效应,而进一步爆发。那时候学生不知道会通过何种途径做出何种事情都是未知,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爆炸。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真正考虑学生的真是合理诉求,及时给予解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言论诉求,及时给予关注和解决。

    3.3全方位多渠道做好网络舆情的管理

    大学生多热衷于通过qq、微信、贴吧等社交聊天软件来发表言论,尤其是有些平日里不爱说话的学生,更喜欢通过社交平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果没有 官方权威的渠道来进行管理,可能会因为言论的差异性而造成言论暴力和其他网络甚至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全校多方位建立不同方面针对不同事务的微信公众号、主题谈论贴吧等。如:关于教务的、关于入学的、关于实践活动的等等,并安排专门的教师带领学生干部等值的信赖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这样的话,可以定期的举办一些活动和发布相关的信息,以解决学生的真是诉求,能够做到真正的引领学生的话语权,抢占网络舆情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還可以通过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院系开设不同的网络渠道,通过教师-学生干部-学生一体化的管理来做到网络舆情产生、传播、管理、控制的专门化和系统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网络舆情传播复杂无章、无人管理、无法管理的弊端。从而提高网路舆情的控制力。

    3.4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制度建设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辅导员,在网络思想舆情管理方面也应该提前做好规矩建设。在班级中,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说明:怎么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文明上网、如何创建并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网民等。同时在大前提下,还应该带领班级学生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提高学生理性对待网络舆论,学会分析解决网络舆情的能力。

    4结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为己任,在面对高校变化莫测的网络舆情管理时,应该从小处着手、从日常出发,不断做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思想动态管理,解决学生的日常诉求。同时,还应积极培养发展网络思想政治评论员,从思想、队伍、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黄山市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B2018060)。

    注释

    ① http://www.jyb.cn/theory/jysd/201701/t20170113_693631.html

    ② 同①

    ③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④ 中舆监测百科,百度百科

    ⑤ 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内容

    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参考文献

    [1] 冯丽辉,余志萍.论高校辅导员的自信与自觉[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

    [2] 周瑞杰.重大网络舆情事件信息化解策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3] 孙伟.浅析高校网络舆情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研究,2015(01).

    [4] 刘丁瑜.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6.

    [5] 黄向军,许云燕,周亚傲.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90).

    [6] 王莹,于钦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7] 张军玲.我国网络舆情信息挖掘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