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范文

    杨娇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收治的89例COPD患者,对病历资料进行统一记录、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89例COPD患者中有3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7.08%;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5d、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留置导管是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留置导管是导致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时间长、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留置导管是导致COPD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3;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05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全球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占全球常见致死原因的第4位[1],且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至第3位,可见其危害重大、疾病负担沉重。迄今COP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肺部发育及气道反应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2]。COPD病程迁延,病情易反复,需反复住院,易发生医院感染。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将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进一步了解COPD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十分关键。本研究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COPD患者回顾性分析,探讨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对象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收治的89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3]中COPD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40~80岁,平均(54.17±6.09)岁。

    1.2医院感染标准

    医院感染标准参考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4]执行,若有异议时,则由院内感染专职人员与管床医师讨论决定。

    1.3调查方法

    应用统一表格,通过医院病历系统调查病历资料,具体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无创正压通气、留置导管(尿管、胃管、静脉留置管)等临床资料。

    1.4统计学处理

    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包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统计学有意义的指标予多因素Logistic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医院感染情况

    89例COPD患者中有3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7.08%。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22例,占66.67%;泌尿系感染6例,占18.18%;其他感染5例,占15.15%。

    2.2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

    住院时间>15d、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留置导管是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3医院感染多因素Logistic分析

    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留置导管是导致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COPD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多为老年人群,其机体免疫低下、体质差,易受病原菌侵袭[5]。本研究收治的89例COPD患者中,有3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7.08%,显著高于叶华等[6]报道的10.62%,可能与研究对象COPD严重程度不同有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6.67%,与葛永春等[7]报道的70.97%相近。可见,如何控制COPD发生医院感染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留置导管是导致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陈丽等[8]人报道相似。住院时间>15d患者多为病情较重、反复发作者,该类患者免疫功能較差,且长期住院增加与病原菌接触的风险,极大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滥用情况愈发严重,长期应用致使机体菌群失调,使大量耐药菌出现,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9],增加了医院感染概率。部分COPD患者需留置导管,随着留置导管时间延长,病原菌定植于导管,导致导管相关性细菌感染显著增加,故应严格掌握留置导管指征,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留置时间。

    综上,住院时间>15d、使用多种抗菌药物、留置导管是导致COPD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预防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留置导管无菌操作,以减少COPD发生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郑劲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7):504-507.

[2] 王玮琴,金晓燕,段玉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医院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0):1483-1486.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484-49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北京,2001.

[5] Takahashi Y,Fujii K,Yoshida A,et al.Artery tortuosity syndrome exhibithing errly-onset emphysema with novel compound heterozygous SLC2A10 mutations[J].Am J Med Genet A,2013,161(4):856-859.

[6] 叶华,戴元荣,徐显,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6):3655-3657+3661.

[7] 葛永春,许红梅,孙吉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18(7):654-659.

[8] 陈丽,杜永亮,徐永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253-2255.

[9] 李建玲,雷琰,杜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823-82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