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小学有效课堂的方式探究
范文

    刘敏鑫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当前所关注的方向。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下面,本文就从微课预习、情境创设以及积极评价等方式,列举相应的教学措施,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261

    有效教学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学重难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师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课堂教学既是小学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记忆知识的地方。但是,由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客观环境和教师本身教学观念和素养的影响,当前的数学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数学兴趣不高等原因,影响了有效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贴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发展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设计微课预习,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跟上教師教学节奏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经验不足,还没有科学的学习方式。这就导致,在课前预习阶段中,学生的预习效果依旧很差。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合理利用微课资源丰富、画面生动、时间短等优势,突出教学重难点,将学生要预习的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告知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而且对于要预习的内容也比较清晰了解,从而有效提高了预习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负数”这节课时,教师先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和本节课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内容。并通过云平台的方式发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管下,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也告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容,需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改如何预习。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以及课后习题等设计题目,如,“从生活中找出表示正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数字0是正数还是负数?”、“了解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果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做好记录,带到课堂中在思考。学生根据微课中的学习任务,通过预习教材内容和合作探究,一一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

    二、创设趣味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比较其他学科,数学概念点多,也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容易让学生产生数学是学科中最难学的感受,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形象直接,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难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而情境教学是通过运用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到具有真实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方式。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具有真实且生动的学习环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效发展兴趣,学生也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记忆、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将情境融入教学中去,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营造民主、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发地进入学习中去。

    例如, 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数学内容时,教师就利用图片、视频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几张图片,请大家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这个时候,学生都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学生回答:“第一张图中,是一个小朋友在超市里买东西的场景。第二张图中,小朋友在买报纸。第三张图中,小朋友在买票。”教师引导学生:“这位小朋友手中是什么呢?对,是钱。买东西需要用到钱。看来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哪位同学知道,在我们国家钱叫什么呢?”“人民币。”“真聪明。我们国家发行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由图片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帮助学生回忆起生活中使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的注意,发展学生兴趣。又如,教师可以与学生玩“换钱”的游戏。教师出示一张五角的纸币,让学生用1角的纸币来换,学生应该怎么换?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让学生用1角的纸币来换,学生又应该怎么换?还是换1元的纸币,学生任选角币来换,可以怎么换?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兑换思路和方法。通过这个游戏,开发了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三、开展评价反思,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课堂学习中,评价是最重要的一项环节。经过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能够树立学生学习自信,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喜悦,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动力,学生更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习效果。并且,在评价反思中,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从而积极探究其中的原理,实现有效改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学习中,当学生彻底掌握错题之后后,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比如,在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中,学生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公式、计算技巧,并能运用到例题中,教师就要积极表扬,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或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教师没有讲解的知识点,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告知给教师,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只有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会有明显的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树立自信心,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制作微课视频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和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熟知和了解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有更针对性的听讲;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将情境融入教学中去,创设趣味情境,发展学生的兴趣;最后,开展评价反思,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小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3.

    [2]张莉莉.营造精彩,彰显乐趣——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5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