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模式优化的思考 |
范文 | 徐露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模式的优化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新课改基本教学理念出发,探讨了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基本途径,即避免灌输,注重引导和启发,采取任务或问题引导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从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以部编版五年级《长相思》一诗中的“读景悟情”环节为例表现了此种优化的落实。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317 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模式的优化是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优化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一、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基本途径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堂优化、课堂变革的呼声一直萦绕在一线教师耳际,到底应该怎样优化和变革,其基本途径是什么,以及怎样具体落实等问题,始终还是见仁见智。不过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课堂模式的优化要基于新课改基本理念,即大家常说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该理念具有新颖而丰富的内涵,其提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讲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原因是此种模式知识传授效率高,简单直接,便于教师把握课堂,而且适合于语文学科注重识记和理解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升学率。 不过,在新课改形势下,讲授式教学的缺点也更多地为人们所指出,主要表现即为灌输色彩浓厚,课堂呆板沉闷,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特别要认识到,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注重听说读写的工具性学科,而更是一门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的人文性学科,所以在课堂中应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减弱课堂灌输色彩,而是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尤其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具备了一定语文素养基础,只有采取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才能促进其学科素养的发展。从语文学科特征来说,尤其是文本解读和情感品悟方面更应采取这种途径。 所以,以上所云即可视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模式优化的基本的途径,至于其具体的落实,则应结合课文特点,采取任务或问题引导的方式来具体实施,这涉及到教学的灵活性和艺术性,可以说并无定规。我们应在切实遵循上述所云优化途径的前提下结合课文具体特点来灵活实施。下面就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加以体会。 二、例谈小学语文课堂模式的优化 这里拟以部编版五年级《长相思》一诗中的“读景悟情”环节为例,这也也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五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注释初步理解《长相思》的内容,但是要理解景语即情语,并且了解景物描写对抒发情感的作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先扶后放。努力让“诗”凭着自己的言语存在说话,让学生接受诗之语言的暗示,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用画面去注解文字,用情感去揣摩诗意,而不是通过逐字逐句的生硬解释来拼凑成诗词所描绘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这是本次教学《长相思》的初心和归宿。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读出诗词的节奏和韵味,并让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词内容。这样的特点是适合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其教学设计片断可简示如下: 1.抓景物 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把词中写到的景圈出来。 学生圈一圈。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圈出了山、水、风、雪、灯。 你们找到的,都是纳兰性德眼里的景啊!谁能找到不一样的景?(意在找到词人心中的景——故园。)在纳兰性德词里,有他眼里心里的景,那么他借助這些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出上阙。 2.引导提炼,感悟景语 (1)研读“山一程,水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词人只用了六个字,但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预设1)我仿佛看到将士们跋山涉水的画面——教师写下“跋山涉水” 从这样的画面里,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预设2)感觉到路途遥远——纳兰性德借一程又一程的山水,是要写出路途遥远。请你读,读出遥远之感。 (预设3)感受到跋涉的艰辛——纳兰性德借一程又一程的山水,是要告诉我们行军的艰难。请你读,读出行军艰辛。 我们从一程又一程的山水里体会到了这么多,有队伍跋山涉水的画面,有路途遥远和行军艰辛的感受。(在希沃课件上书写关键词“跋山涉水”“遥远艰辛”) (2)研读“夜深千帐灯” 你读到“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又仿佛看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 (预设1)我仿佛看到将士们一个个睡不着觉——适时提取关键词:辗转反侧 (预设2)我仿佛听到他们的呻吟和叹息声,真是太辛苦了——适时提取关键词:行军艰辛 夜色那么晚,行军那么辛苦,他们为什么还不睡呢? 从“夜深千帐灯”短短五个字里,我们了解到:不止纳兰性德在思念故园,这千万营帐里的将士们都在思念家乡。 原来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思乡情。齐读上阙。 小结上阙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读读诗词中的景,想象一下自己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用关键词写在旁边;纳兰性德写这个景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也用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3.学法迁移,体会情语 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下阙。请你读读下阙两处景,把你仿佛看到的听到的,用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通过景,你体会到的情感,也用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学生读、悟、写。 集体分享交流。 交流“风一更雪一更”,引导提取关键词——风雪交加、行军艰苦。 交流“故园”,引导提取关键词——温暖美好、思念、相思。(适时板书:心向故园) 原来,风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思乡情哪,齐读下阙。 从以上的的教学设计片断可以看到,该诗的“读景悟情”环节基本上是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和体会,而教师则只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这就避免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灌输色彩浓厚的弊端,较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落实了新理念,实现了课堂的合理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淑梅.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优化研究[J]. 学周刊, 2015. [2]张丽玲. 浅谈如何优化与创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J]. 新课程(小学), 2016, 000(001):P.80-8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