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进行有效教学
范文

    刘志红 邓芳丽

    摘要: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故事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促进幼儿完整人格的形成。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故事,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游戏化的表演来培养幼儿的智力、想象力和感知力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故事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176

    引言

    故事本身所具备的寓育于教的作用能够对幼儿起到良好的启蒙效果。在幼儿的成长阶段,一般的故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乌鸦喝水”、“三只小猪的故事”、“小马过河”等等,均为幼儿故事的典型代表。幼儿故事作为一种简单易懂、富有哲理、篇幅短小的文学形式,对于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将幼儿故事融入教学的意义

    1.1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天真活泼的孩子对外界敏感而好奇,自然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力。这对教师的日常工作无疑加大了难度,但是当把形式多样,素材丰富,趣味盎然的故事融入到教学,可以极大吸引到幼儿的兴趣。使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做到积累词语、学习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增加对学习的兴趣。故事教育使枯燥的讲解生动形象、抽象描述变得具体,这对幼儿在日后的学习过程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1.2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流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由于年龄的限制,幼儿在眼界、心智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也会闹出因为词不达意造成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而故事教育在日常工作的融入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以引导、赞扬的方式去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思考。他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也对本身的听力能力做出了训练,同时加强了自己的记忆能力,这对于孩子在日后生活的表达中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1.3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麦考莱说:“在所有人当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为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是超乎想象的,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一般。但是他们可能自己并没有打开宝库的钥匙,这需要教师去帮助和发现。而故事教育则能起到这一作用。幼儿故事的虚拟、夸张、波澜起伏等等特点,正好能够切合孩子充满想象力的内心。幼儿故事起到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媒介作用,当故事中的人物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他们会急切的想知道结果,以至于将自己代入到故事展开想象。这一环节是需要教师通过提问、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孩子,需要教师把握好时机,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展开想象力、发挥创造力。

    1.4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环境

    在进行故事教学的时候,教师是讲述者的同时也是观察者,需要去注意每一个孩子各自的状态以及学习情况,使孩子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故事和老师身上,而故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互动环节,更能够加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培养出良好的师生感情,有助于教师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

    2.故事教学的实施方法

    2.1注重幼儿故事教育的选材

    幼儿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具有极大对探索外界的好奇心,但在此同时又不能做到从一而终。故事教学具有的趣味性则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但同時教师也应该注意在幼儿故事教育的选材。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故事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长期的阶段。因此在对故事地选材上,教师应该多注意具备教育功效、启示作用、开导心智等作用的故事,避免血腥暴力因素,使幼儿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在故事形式方面,教师可以从科幻、童话、人文、自然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择。故事题材的多元化有助于开拓孩子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存,扩大其认知范围,促进孩子完整世界观的形成。最后教师在进行故事教育时,应合理穿插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例如孔融让梨、尊老爱幼、扶弱锄强的正能量故事。融入此类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知晓什么是对与错、善与恶。

    2.2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减少幼儿的理解难度

    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不成熟,因此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培养与教导,而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他们需要的是灵活掌握并运用生活化的口语。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对这一方面的培养,在向幼儿讲述故事的同时,不能死板僵硬的生搬硬套。而是应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降低理解难度,使故事能够贴近幼儿的生活,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和主旨。通过解释、提问、讨论的方式,增加孩子的理解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在沟通之中做到对幼儿的培养。

    2.3将游戏融入故事教学

    活泼好动、好奇天真是每一个孩子所具备的特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以枯燥的讲述,生硬的灌输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幼儿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极大的扼杀。他们喜欢的是做游戏、听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试着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即将故事用游戏、表演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孩子能够真正的全身心投入进去,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达到学习知识、健全人格的目的。例如在《三只小猪》的故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选择孩子们去扮演各种角色,用简单的情节和对话,使孩子参与到故事之中,增强孩子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

    3.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故事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快乐教育的同时做到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岳明.对幼儿园童话故事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4).

    [2]冯爱红.探索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17,(12).

    [3]谢建红,徐一定.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中的创新运用[J].成才之路,2016,(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6: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