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药与西药的研究进展
范文

    白旭峰

    摘要:临床上对于植物药( 中药) 与化学药( 西药) 多药合用的报道越来越多。我们推测尽管用于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中药和西药的植物来源不一定相同,但是二者的活性成份在分子结构上有可能是相同或相近的。本文通过对中药和西药的研究,对中医药的药物成分进行探究,最后对中西药的结合使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西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22

    1 前言

    自西方近代医药学传人我国后,从而出现了中药和西药概念的划分,西方近代医药学所使用的药物为西药,而我国原来已有的药物称中药。中药和西药,各是一类药物本质的高度概括,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只有明确其内涵范畴,才便于深入研究和扩展。中药和西药,是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因此,在确定它们的内涵包括划分原则和标准时,均不能离开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2 介绍国内国外关于中药以及西药的看法以及技术。

    2.1中药新药研究

    目前,中国医药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照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方法,即单药提取的活性成分的药理药效毒理学?临床试验,筛选,选定的实验侧基本过程,如欧洲,美国和日本是普遍采用的模式,天然药物研究的行为完全根据生物学分析模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通过实验的要求,可以表明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药效,毒性关系。另一种方法,根据理论,中国传统医药配方或来自临床处方(已在临床应用中的)准备药效学实验重复临床试验的基本过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基础,安全系数大,但它的药效学实验是很难的,这是很难准确的指标和数据显示。

    2.2西药新药研究

    现代西药新药研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个新的先导化合物发现:筛选和鉴定疾病相关的目标;克隆,表达,纯化,酶受体,鉴定和测序,获得有关的酶受体的结构信息(NMR,X射线晶体结构预测),开发活性测定方法;随机筛选或计算机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合成并测定活性

    2先导化合物优化:建立了具体的方法,建立细胞水平的活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动物实验的安全性和低层次的计算机辅助药物铅化合物;组合优化的铅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的设计新的化合物.

    3临床前研究动物安全性研究,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毒性研究,计量及制剂研究

    4临床研究:准备申请报告;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临床。

    5进入市场。

    3我对中药和西药的看法

    考虑到TCMD仅仅收录了中草药成分的一小部分,以及CMC一记载的试剂并不全代表现代西方药物,我们认为目前验证的中药中的西药成分仅仅是冰山的一角。事实、上,一些很有名的中草药并未包括在目前的分析中,例如,黄花篙、记载于中国古代药书公元341年,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抗疟药青篙素、就是从中提取到的,并不在此次筛选中。因此,本草物质组的到来,以及西药,知识的增加,将是更传统的中国医药西药进行了验证。然后,我们分析了不同系统的进化历史的传统医学发现,虽然东,西医疗系统,自主开发,但在工厂一级,事情正在使用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类似疾病的同一属的植物。

    4 证明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中国的药并不就等于中药,所谓中国的药,应包括中国生产的所有药物。要从医药学理论体系讲,不仅包括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尚包括其他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如蒙药,藏药,傣药,维药等以及民间药( 有时可称做草药) ,因他们均为各自医药学体系内的药物。至于草药,既尚不具备一定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药物基本内容,而在民间确实能用以防治一些疾病的药物。不论是草药或上述系统外,研究确定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医药理论,中医和西医药物,根据中医理论,在使用时,可称为中国医药。草本植物穿心莲,民用,对治疗痢疾,发烧,总结了近年来一直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基本内容,如味道和严寒,中药功效表现为热和有毒物质的清除,根据中医药已使用的理论,被称为中国传统的中药。

    5中西药在药理、毒理学上的相互作用

    5..1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中国中西医结合与可影响胃肠的蠕动频率胃排空时间,从而影响到肠道吸收的药物,药物吸收增加或减少的影响疗效。在中国传统的药物洋地黄强心甙结合,与颠茄生物碱因为前者能减慢胃排空和胃肠道的蠕动,后者增加吸收,血药浓度升高,容易引起中毒;和地高辛和番泻叶,大黄,大麻籽,润肠通便使用,由于胃肠道的蠕动速度加快,使地高辛可完全溶解吸收,减少,降低血浆浓度,影响疗效。

    5.2中西药物的配伍作用

    中国传统中药成分复杂,混有西药,输液器或相同的注射器内,易发生物理或化学配伍禁忌,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在西药pH值的差异,混合后的pH值改变;阳离子活性药物和活性药物组合诱导;由于过度稀释的助溶剂或稳定剂的效果,并导致的分解或沉淀,改变药物的溶解度;由于通过氧化或还原的有效成分;由于药物溶解状态或溶胶状态被破坏。如中医复方丹参注射液与注射用甲磺酸培氟沙星混合使用,不管如何交付订单,产生沉淀。

    6总结

    中药学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科学性,然学所具之优,而西药学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因此,可用兩大医药学之优互补不足,共同构成中西药学理论体系的结合,将会产生统一,新型的医药学理论体系。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则不仅能使其原来的内容得以保持,更能提高其治疗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因此,中西药学结合,尤其西药中药化,是我们中西药学工作者和许多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广基 . 药代动力学[M]. 天津: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2~19.

    [2] 王峥涛 . 中药化学[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2~52.

    [3] 张明雪,常艳鹏.试论中西药学结合的研发模式[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03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