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李春林

    摘要:生物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思维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生物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定学生生物基础的重要阶段。人文教育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們然成为了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创新和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30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黑板加粉笔,而是从多方面选材,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探究,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真正点亮初中生物课堂。

    一、利用微课完成课前预习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知识的传授集中于课堂时间范围,将知识的内化集中于课后练习,然而忽视了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能够让零碎的时间得到有效地利用,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学生在预习中难免会产生疑问,他们就会带着求知的欲望进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节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直接对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首先就是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其次是掌握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是理解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出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就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中学,做更生活化的教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学会合理利用微课,课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所需衔接的新知识制作微课,然后组织学生观看,为新课做好准备。教师在网络上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载体,例如,教师找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某一片段制作成微课,以青青草原作为案例,这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然后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如问题一:青青草原是一个生态系统吗?问题二:青青草原由哪些部分组成?问题三:青青草原中草羊狼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充当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问题四:除了草羊狼,要想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什么?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然后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以及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者之间关系,最后再加上几道课前预习题目,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利用微课开展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实验课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恰好能够有效地解决生物实验受限制而难以开展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生物实验的过程与结果演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节约了实验教学的时间,而且也高效地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以“观察细胞”这一节实验课为例,我们需要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教材上虽有对临时装片制作的详细介绍,但是现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理想,实验中可以预测会出现很多问题。目前仍有比较多的学校在实验设备方面比较缺乏,这就影响了这类实验的开展。针对这两种情况,教师可以将事先做好实验的操作视频制作成微视频,然后将视频投影到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规范操作,观察视频中植物或动物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结构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围绕着视频中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提问、思考,以解决学生的疑惑,使学生能够自行动手操作。再以“种子的萌发”这一实验课为例,这类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完成,无法在实验室进行,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一颗种子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的全过程,在微课的帮助下,學生对种子的结构以及萌发的过程有了更直观、更立体的认识,感悟到生命的奥妙之处,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参与兴趣。

    三、利用微课突破重点难点

    教师在传授某节课的重点、难点时,往往会围绕着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点展开,但精彩的环节总是短暂的,而且学生视觉驻留时间通常只有5-8分钟,若教师讲解时间过长,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注意力得不到缓解,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微课恰好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微课具有精简短小、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将课堂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学生一目了然,而且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下载、播放,可重复利用,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生物的遗传”一节为例,这一节内容较多,需要分成四个课时完成,而且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抽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兼顾所有学生。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典型例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本节的知识点。在微课中,绘制遗传图解,解答遗传概率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单双眼皮的例子导入,绘制遗传图解五步走,按照步骤,每一步边讲解边写下来,用视频录下来。通过播放已经录制好的微课直接讲解,避免了教师在黑板板书会可能不小心遮挡黑板造成部分同学看不到看不清的问题出现,通过视频声光电的刺激各种感官,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微课还可以帮助到接受能力差的同学,通过反复观看慢慢消化直到掌握。由此一来,学生基本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在课程内容重点、难点微课制作中,教师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尽量减少古板书画语的使用,使用通俗易通的语言讲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将微课运用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细节,更好地总结生物规律,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与生物学科素养。因此,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微课,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升其学习质量,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鑫燕.基于翻转课堂的生物微课设计策略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

    [2]袁堂彩.微课与初中生物的有效衔接[J].生物教学通讯,2019,(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