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陈爱国 |
范文 | 陈爱国 摘要:数学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运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及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数感、计算思维,不断提高运算的正确率、速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堂;计算能力;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265 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技能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相比于其他数学技能,计算能力的培养相对比较简单,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形成的一项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教师需要设计贴合小学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学计算,并以掌握算理,明确算法的基础之上切实让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加优良的学习氛围,最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真正让自身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思维得到锻炼。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升学生计算效果 加强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并强调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数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定律以及基本的计算算理和运用法则等等,都是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可能运用的基础知识,只有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灵活地运用,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才会消除重重阻碍,顺利计算出答案。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此来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促进更理想计算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推动错题教学,强化学生记忆 在数学计算过程中,许多小学生在以前的计算中总是会犯错误,虽然数学教师针对学生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厌其烦的讲解,但是这种问题类型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仍然会犯错误,不是很有效,这也是小学生难以发展其计算技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问题,虽然老师每次都会详细解释,学生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理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忘记。这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仍会在此问题类型上犯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注意记录学生的错误问题。这将使学生能够回顾过去,学习新内容,并进一步增强对于计算的记忆力。 三、开展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口算训练,将一些简单的题目设计为口算训练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则,让学生口算出这些题目的答案,快速得出各个问题的答案,找到数学计算的规律性,从口算训练中感知到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同时,在口算训练中,学生应找准口算的切入点,不能盲目地完成口算的题目,需要理清各个问题的计算思路,在计算过程中达到又快又准的计算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强化他们的数学意识。 四、开展趣味练习,提升學生兴趣 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时不仅需要组织好数学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应该能够有效的培养并且激发学生对于计算内容的兴趣,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实际开展中,当学生初次接触数学时,会对计算内容非常感兴趣,因为计算相对简单,但是随着计算难度的增加和计算错误的继续发生,学生对于计算内容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也会逐步降低。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很难有效地进行计算教育,而学生则难以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计算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下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进行丰富而有趣的计算培训活动,以充分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五、积极纠错,促进计算能力的有效提高 教师必须对学生数学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纠正方案,避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错误,确保学生数学计算水平和各项数学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升;帮助学生及时发现数学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避免学生在计算各类数学习题时出现类似问题,使得学生数学计算水平以及自身纠错能力得以提高.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均相对较弱,可能会出现在短时间内遗忘新知识的问题。而中高年级的数学课程难度更大,学生往往要面对复杂的计算过程,极易出现计算马虎的错误。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计算错误的科学讲解,并积极开展“纠错课”,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计算纠错的重要性,幫助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制作错题集,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整理出错率较高的习题,让学生每两个星期提交一次,并抽出一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其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及技巧。 六、注重习惯培养,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离不开严谨的思维以及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过程都与最终结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有一步算错,便是全盘皆输。因而良好计算习惯对于计算教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从审题、读题入手,针对具体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地指导,使学生对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计算的具体步骤有深刻的认识,并以此为支撑更好地进行计算题的训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审题是正确做题的开始,如果一开始审题都出现了错误,那么将会导致后边的结果同样是错误的。而在小学应用题的计算过程中认真审题才能够准确找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同时注意到哪些条件可以直接使用,而哪些结果无法直接使用,必须通过一定的改变才可以运用到计算中。验算是保證题目正确的屏障,许多学生做完题目之后就完事大吉了,没有验算的习惯,但是这样容易让那些细小的问题影响计算结果。所以在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学会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依托数学算理法则的基础性巩固,注重学生逻辑计算思维的培养,强化学生数学计算习惯的养成,在激发学生数学计算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强化练习,不断通过训练与总结、反思与归纳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小学数学计算思维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 [2]徐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