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范文

    李素芝

    摘要:家园共育面临着一些非同寻常的实际问题,如日常教学挪到线上,推送资源事半功倍,缺乏沟通,家园各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充分支持教育引导效果,考虑到儿童身心思想的特点,幼儿园需要寻找家庭共同教育合作的方式,将家庭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结合,为幼儿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分析了家园共育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 家园共育 重要性 共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137

    幼儿园在开展幼儿学期教育时,应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适当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优势。在分析了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后,建立家园共教育模式,使幼儿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指导,教育的缺乏将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家园共育的现实突出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建议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联系,广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幼儿在家期间家长要进行教育,在幼儿园时接受幼儿园教育。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园共育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使家园共育更加科学。但目前的"家校共育"问题仍然很多。

    1.将日常教学搬到线上事与愿违

    幼儿园经常直接用于为幼儿开展教育活动和离线养育。在孩子回家期间,幼儿园的老师不能直接面对幼儿,所以日常教学已经转移到了线上,使家庭共同教育进入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网上双向育儿。基于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一些幼儿园教师直接改变了教学策略,教师计划游戏和活动,为家长分配任务,与应用程序合作,以及上传过程视频或图片,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2.仅靠推送资源事倍功半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寻找育儿文章、游戏活动、视频片段和其他资源,如育儿动作、手工艺、书籍故事、常识、游戏、小实验、家务、自我照顾能力、与育儿有关的活动、家庭时间表等。教师以家长为旁观者,把自己投入适当的资源,不给家长时间思考,不思考幼儿的家庭环境是否合适,家长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安排。一些幼儿园与"一日生活既是课程"的概念相反,对于用活动源地面对幼儿、缺乏对幼儿日常活动和游戏的指导、幼儿的发展以及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都没有什么重要性。

    二、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1.促进家园深入沟通

    家园共育模式可以构建幼儿园和家长的互动交流平台,为家园共育模式提出更多优化和优秀的建议,提高家园共育的综合影响力。过去,在家园共育时,家长很少说话,主要是听老师讲话,然后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幼儿园教师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他们无法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的真实状态,无法有效支持家庭教育。在共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园方必须主动改革合作道路,打破传统家长协会的单一僵化,引导家长分享养育理念和措施。由于合理消除家庭沟通隔膜,家长鼓励他们主动交谈,讲述自己家庭教育领域的经验。随着家庭协作氛围的变化,不仅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能够有效沟通,而且家长可以分享和整合育儿经验,相互交流,开展幼儿教育,提高家园共育工作的可行性。

    2.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能力

    幼儿园教育阶段,特别是通过引导儿童进行心灵启蒙、游戏化课程,不开展文化知识教学,逐步提高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时,不能依靠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因为当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提高时,幼儿家长有一定的教育责任,可以提高幼儿的具体生活能力。笔者认为,家庭共教的方式可以进行语言和体育的整体实践,因为幼儿处于幼儿园的学习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思考启迪幼儿的生活行为,用自己的言行激励幼儿。当幼儿在家庭生活环境中,父母宣讲,提高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在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指导的无缝衔接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模式的价值,为幼儿建设一个和谐、安全、快乐的成长天堂,培养和提高基本生活能力。例如,在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时,鉴于幼儿的特殊心理健康,没有饭前洗手的意识和习惯。为此,家长需要开展家庭生活教育,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孩子每餐前认真洗手,让孩子不断地跑东西,日益成为孩子生活的习惯,培养饭前洗手的主观意识。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指导时,要强化和强化幼儿的饮食习惯,确保每顿饭在幼儿指导前洗手,逐步提高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洗手可以防止微生物的传播,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四肢,所以很容易出现手足口病,主要是因为细菌没有及时清洗。开展家庭教育学习,培养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主动消除细菌传播,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三、家园共育的策略

    1.教师与家长之间实现平等对话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平等对话对于确保家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家长不能把老师看做唯一负责教育孩子的人。然而,根据平等对话和不断变化的沟通方式,双方可以更好地合作,探讨儿童成长方式中的问题,并共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你可以得到家长座谈会,秘密访问和类似的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平等对话。

    2.举办亲子主题活动

    要真正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亲子活动非常重要。这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及品质。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可以是要求家長和幼儿共读一-本书、共看一场电影、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面、共做一件玩具,共讲一个故事,共做一个游戏,共做亲子装等。教师和家长都要积极多与,和幼儿密切互动,给幼儿营造和谐,快乐、亲切的成长氛围。

    3.强化幼儿园和家庭育儿指导能力建设

    关于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国内外很多专家都有过论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只有在学校和家庭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是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中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认为帮助孩子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可见,家园共育是一种理念,是以育儿指导为前提和保障的。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对家庭的教养观念和教育行为施加引导,明晰家园共育的理念方向,推动以育儿指导为核心的家园一体化建设,要通过互联网手段来实现个性化的育儿指导。

    参考文献

    [1]朱鑫钰.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8).

    [2]李菊.班级微信群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问题分析[J].数码设计.CGWORLD,2019,008(016):P.160-160.

    [3]慧张.浅谈幼儿园的家园共育[J].教育研究,2018,1(5).

    [4]唐凌霄.携手合作家园共育——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路[J].中华辞赋,2019,000(006):P.103-103.

    [5]韩桂莲.建立幼儿园家园共育长效机制的策略刍探[J].中外交流,2019,026(013):348-34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