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范文

    肖赛

    摘要:在信息化教育时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深入灵活运用创新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旨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将被动的传统接收式教学转化为自主学习探究式,是契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推动数学知识的切实掌握和拓展、提高和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课程和学生群体需求,合理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多途径地准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动探究,发散思维,实现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方式;重要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180

    引言

    小学高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重难点的攻克阶段,掌握好该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将为未来升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群体具备了相应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积极自主的探究性教学,将为增强学生构建自我学习体系,开发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激发个人潜能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要时刻作好引导学生主体的角色,科学理解和安排课程,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通过将书本知识以情景教学展现,结合问题思辨、生活案例、实践活动、交流互动、探索延伸等立体多元的流程,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

    一、兴趣激发——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式教学开始前,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课本的教材内容都是有确定的问题和解答方法的,直接对着课本开设提问,就陷入了传统的课本式发问,很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融入数学的规律性、趣味性、生活性,用语言的艺术,站在学生角度来创设符合课程目标探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愿并积极加入情境中,对学习对象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简易方程》这一章节时,根据简易方程的学习特点,在课程开始前,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玩一个读心术。”这样的开场白想必会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有欲望接着了解下去。再来将悬念进一步往下设置:“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在心里想一个数字,不要告诉我。按照我说的步骤,你要用这个数字去加上几,再减去几,再乘几,结果只要你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心里想的是哪个数字。要不要来试一试?”通过创设这样一个趣味问题情境,马上就能引起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并且想要尝试深入了解魔术的解法,学习气氛很快就被带动起来,学生们也能在下意识中切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二、信息交互———搭建多元平台。

    多媒体设备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是重要的载体手段。包括能满足音频、图片、图表、影像等的学习资料展示,还能带来互动问答、游戏等的实时体验建立,是最直接最多元的传递、拓展教学内容的方式。通过多媒体的信息交互,能够最大化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和可能性,使得纸上的数学知识也能变得生动跳跃,清晰明朗,从看、听、想、说、动多感官连带加深学习印象和深度。

    多媒体设备具有平面教程所不具备的立体特征,丰富了课堂的实操性、直观性与趣味互动性。日常教学使用多媒体教案对于呈现小学数学知识中涉及的表格、坐标、图形、概率图等的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教案和互动探讨游戏,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图形的运动(三)》中有关于空间感较强的时针方位判断学习,就非常适合通过有趣的多媒体短视频动态展示让学生参与游戏互动抢答。

    三、合作探讨——探索创新实践。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探究式教学要提倡有价值、有意义的合作探讨和自我创造与创新。学生们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多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碰撞与交换学习,带来更多的拓展空间,也利于发现弱项,有针对性地去改善和提升。教师务必要为学生提供合适、合理、科学的合作探讨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价值和得到进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涉及几种基础独立图形的面积计算与运用。在学习和巩固了各种独立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不规则组合图形的解答方法便可以通过切割和填补成多种规则图形,继而衍生出不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在教学方面,可以借此开展合作小组探讨的模式,每个小组对不规则多边形图形进行面积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究,分别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汇报和集中梳理,综合推举最适合最高效的方法。小组成员虽存在个体差异,却可以互补合作,碰撞出不同的成果,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还可以借助图形拼接道具,拼接多种不规则图形,并对其面积进行快速计算,将数学公式理论进行实际的操作变通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四、重点讲解数学知识,提升深度学习技巧。

    为了持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也需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重点讲解数学知识深度学习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深度学习技巧。一般来说,学生深度学习技巧掌握与运用状况良好时,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也会处于较高水平。例如,在《简单的统计》相关知识讲解中,统计相关知识十分复杂,且统计知识本身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结合统计相关知识创设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分析下统计图表制作的深度学习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深度学习中对互联网进行有效应用,请教教师与同学,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类推等技巧进行具体讲解。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通过课后深度学习任务的创设,引导学生应用深度学习技巧进行深度学习。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驱动者,其应当重视核心素养下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并积极尝试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可以预见的是,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的紧迫感会进一步增强,深度学习能力提升难度也会处于较高水平。教师应当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与分析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状况,破解上述相应难点,确保整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提供足夠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21):30.

    [2]麻艳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探微[J].考试周刊,2019(77):67-68.

    [3]王秋萍.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9):17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