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
范文 | 姜彦彦 摘要:小学生在完成写作学习任务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和考验,这些问题和考验对于学生的写作自信心的养成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养成更好的教学习惯和教学体系,并且让学生能深入到课程之中,认识到小学语文写作的美好和趣味。小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帮助和指导,并且成為一个热爱写作、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分享、积极动笔的人,学生应该在漫长的写作之中,实现自我的长足提高和有效进步,由此让自我面向未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099 引言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全体小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时候,不能不成为一个善于鼓励学生的人,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品味到课程的趣味,深入认识写作这件事,并且在深入认识写作的同时,克服自我的毛躁心理、闭锁心理和厌倦感。由此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实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写作的意义,并且能完善自我的写作技法,还能感受到写作对自我心灵的灌注。教师应该认识到更多的教学问题,在认识问题的同时确保学生进步。 1.当下的小学生遇到的写作问题分析 1.1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不足 小学生不仅仅在短时间之内提高个人的写作基本功,同时也无法让自我的写作积极性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升华,这也是一个应该正视的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得到,学生的写作兴趣浓厚与否也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能写出好文章的重要评判依据。学生不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显得勉为其难、无动于衷、百无聊赖,而是应该在写作的同时,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和努力去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同时令自我的写作潜力被激发而出,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空间才能在无形中得到重大的拓展。 1.2小学生不善于使用相关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时候,也存在着不善于使用写作素材的问题,因为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导致了学生的写作文本总是出现着刻板、呆滞、乏味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收集资料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收集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同时,又能把相关的资料纳入文章之中,还能让学生的知识量、积累量得到相应的提高。小学生在下笔的时候,经常抱怨自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事实上可以写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很多的小学生不懂得如何应用相关的知识和素材,因此才造成了下笔无言的状况。 2.提高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1树立生活化习作教学理念 要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习作教学的理念,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才能为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和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一是树立生活化写作教学理念。由于小学生的经历主要限于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中,较少参加社会活动,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开展习作教学,才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内容可写。要注重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开展习作教学,如应用游戏方式、故事演讲、创设生活情境、课本剧表演、多媒体教学等生活化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重视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中留心观察生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观察生活与观察事物的方法,不但要重视观察生活,而且还要注重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点滴小事。要注重拓展学生生活素材积累的范围,要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户外生活、阅读生活拓展,这样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2倡导运用多样化习作方式教学 要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既需要教师树立生活化习作教学理念,也需要改进传统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式,倡导运用多样化习作方式开展教学,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教学成效的目的。因此可注重运用以下方式开展习作教学:一是倡导“开放型”习作教学。传统的封闭式习作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写作不能立足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写作的素材,使得写作成为学生最困难的事情。如果运用“开放型”的习作教学方式,在写作前让学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就能丰富其写作素材,写出高质量的习作来。例如,在以春天美景为题写作时,可先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小草的形态、看一下五颜六色的野花、听一下小鸟的鸣叫……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机然的春天有多么美妙,既能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又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二是倡导“实践型”习作教学。小学生的习作存在较多的困难,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较少有重要关系,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能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作、有真情实感可抒发,而且还能写出有思想深度的习作来。例如,在让学生以“小河的烦恼”为题写一篇环保题材的作文时,写前让学生进行环保社会调查,为学生播放了家乡一些小河流被污染的场景,就能让学生找到小河“烦恼”的真正原因,从而能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习作来。 结论 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施教者,并且应该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能提高自我的写作热情,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个人的写作观察能力,并且培养自我和文笔之间的默契程度,从而能写出更加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同时又能把自我的写作色彩注入文章之中,由此一来,学生的写作潜力自然能实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我的缺漏,逐步实现提高。 参考文献 [1]范一舟.生活素材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18+20. [2]蒯秀丽.核心素养下小学习作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372-374. [3]刘静.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41-42. [4]韩海文.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20(36):123-124. [5]田书铭.习作始于观察——浅谈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中年段的习作教学[J].课外语文,2020(35):93-94. [6]任晓莉.关于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