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学数学的个性化教育 |
范文 | 何夏明 【摘要】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与发展的结果.本文主要是在分析个性化教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小学教学个性化数学的三个方面,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教育;课程 个性化教育已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然而,面对现行考试制度和教材,又如,何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矛盾,如何贯彻个性化教育的思想呢?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就我国国情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成为今后几十年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因而,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市场预测、风险评估、大数据等一系列名词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词汇.而伴随这一切的出现,需要人们具备更多的能有效运用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我们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起始阶段,就应该把这些道理告诉学生,让他们明确数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源于现实,寓于现实,而必须用于现实的.”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应教会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再由数学问题的解决来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这种“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常规或非常规的问题,这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发展学生个性,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教育教学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可分为外向性和内向性两类.外向性的学生开朗、倔强、好胜、喜欢请问教师和同学交谈,发表意见坦率,能把不懂的地方毫不介意地提出来.这种学习方法上的特点,有利于集体学习,及时解决疑难问题.这对学习是有利的,但他们又比较自负,不愿细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满足于一知半解.对考试中出现的缺点错误同样也“不计较”,不仔細检查纠正,也不认真总结经验,从而造成学习上的止步不前,这于学习不利.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一方面,应充分肯定其聪明、好学、有钻研精神,另一方面,明确指出学习不扎实的种种弊端,并经常有意识地使其受挫,使其逐渐克服自己的缺点. 内向性的学生情绪稳定,喜欢思考,注意力比较集中,但他们过于拘谨,常被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所困惑.如考试的分数、学习的进步、陷入不着边际的空想,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内向性的学生,一般不喜欢集体学习,这一方面,不利于互相启发和活跃思想,另一方面,却利于独立思考,要引导他们克服短处,发扬长处.[3]内向性格中,对学习最为不利的是自卑感.自卑感容易引起不安、焦虑、对学习、考试产生害怕心理,从而常使自己处于苦恼之中,妨碍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多一些耐心和爱心,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上树立信心,全面认识自己,看到优点、长处,努力克服自卑感. 三、因人而异,分类推进 数学素质教育既要考虑共性的需要,也要顾及个性的差异,使教育更有实效、更适应社会,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分层问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目前,我们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采用统一教材和班级集体授课制,若不顾学生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采用同一进度,同一要求授课,势必造成“教师课难上”“两极分化大”的局面.而在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有的教师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甚至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便无形中扼杀了他们天真活泼的个性及爱好.岂不知在扼杀个性的同时也可能扼杀了他们某些方面的创造性.[4] 当前,风行国际的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简称IB课程)就体现了因人而异、进行分层教育、同时也按需要分层次推进的数学素质教育思想.IB课程在安排内容时既考虑共性的需要、又注意到个人的差异.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是否也可以因人而异,分层推进.在教学中,我们应正确处理课堂习题和内容,对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把“读一读”“想一想”作为必学内容,对较低水平的学生可以只要求完成每一小节后面的练习题和A组题,关键是让他们掌握一些实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为了切实做到因材施教,还可将数学课程从单一的“必修”向“必修+选修”过渡,以便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来选择他们所需的数学知识.与教材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课外读物的问题,如果我们能给出时间并鼓励学生去广泛接触、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对于完善学生的良好个性、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有益的.[5] 当然,数学个性化教育,还涉及数学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涉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协调,大纲和教材的协调、考试的改革及国情国力等,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采取等待观望态度.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创造条件,为实现个性化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简万竺.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73. [2]黄东英.关于加强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5(21):22. [3]汪净尘.关于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49-50. [4]程训华.对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几点体会[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07):56-58. [5]张瑞菊.小学数学课堂个性化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115-1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