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
范文 | 王秋玲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通过议题、话题、论点等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由此分析议题结论,解决相关问题的教学策略。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采用议题式教学,是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創新,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在“议”中生成智慧,提升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216 引言 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政治学科特点,能够促进学生良性成长的教学方式,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还能深化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与认知,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 议题式教学是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课堂导向,通过开展合理议题,以从知识到情感、能力到行动为培养路径,是以“议”为解决问题主要方式的意义建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设计一定结构化、有价值导向的议题,指导学生探讨、研究这些议题,师生共同推动课堂的开展,从而促使学生吸收、消化。这种教学在坚持知识与价值、主导与主体的统一中引导学生自我觉醒与提升。 二、议题式教学设计——“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一)议题式教学的前奏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把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两大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文明,理解人类文明跨越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难点:为什么说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二)议题式教学的主要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学生:(略) 师:我国现在所处的历史方位是什么?大概在图中什么位置? 学生:(略) (链接视频——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历史方位的论述) [引入议题] 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1—4页,思考问题: 1. 人类诞生已超过500万年,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5000余年,我们如何了解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教材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 3. 你认为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引入到本课的中心议题: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全班分成四组分别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文明四个方面来论证和说明相应的分议题。 [拓展议题] 为了更好地探究议题,需要先掌握四个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PPT展示,教师讲解 [探究议题] 第一组:探究与分享 分议题一:从生产力角度论证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步骤: 1. 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统一意见。 2. 本组代表上讲台展示。 (1)先分别用图片展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生产工具状况,比较说明奴隶社会生产工具比原始社会生产工具进步之处; (2)再结合图片分别介绍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生产状况,从生产角度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进步; (3)最后得出结论:本组从生产力角度,一致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第二组:探究与分享 分议题二:从生产关系角度论证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步骤: 1. 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统一意见。 2. 本组代表上讲台展示。 (1)先结合图片介绍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2)再结合图片介绍私有制的产生及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3)然后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进步; (4)最后得出结论:本组从生产关系角度,一致认为: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第三组:探究与分享 分议题三:从上层建筑角度论证说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步骤: 1. 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统一意见。 2. 本组代表上讲台展示。 (1)先结合图片介绍原始社会氏族、氏族议事制度; (2)再结合图片介绍暴力机关的出现及国家的产生; (3)然后运用教材相关原理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进步; (4)最后得出结论:本组从上层建筑角度,一致认为: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第四组:探究与分享 分议题四:从社会文明角度说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步骤: 1. 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统一意见。 2. 推选本组代表上讲台展示。 (1)先结合图片从原始人的吃、穿、住、用、行、寿命等方面介绍原始社会文明状况; (2)再结合图片介绍奴隶社会文字的出现、城市的产生; (3)最后得出结合:本组从社会文明的角度,一致认为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进步。 [深化议题]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两大基本规律。 [检测议题] 利用希沃一体机设置两人PK课堂活动。 三、合理制定课程流程与注意事项分析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政治课程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课堂,保证学生领悟政治课程中所包含的核心素养。 第一,注重议题开展的过程,在进行议题开展过程中加强学生注意力从中捕捉到重点信息,并结合知识点对议题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保证议题式教学的连贯性。第二,活跃的课堂氛围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并以高昂情绪思考、交流使得政治学习更加有效。第三,在探究过程中要跟同学、老师进行有效讨论,不仅要阐述自己观点还要分析同学观点是否正确,也可以提出合理建议。第四,分析讨论结束后做知识总结,总结是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最终归宿,把议题内容和所学政治知识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才是议题式教学的重要目的。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加突出“学习者为中心”,未来教学中,应更多更好应用于政治教学实践中,以推进政治教学高质量发展,落实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家如.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课堂实践路径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9(31):63-66. [2].苏建申.基于法治意识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4):136-138.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农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JK18BJC059)”阶段性成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