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从实际出发提升地理的教学有效性
范文

    甄锦莲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思路也进行了转变,由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教育向实际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思路迈进,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成绩,在地理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出发的教学思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初中地理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86

    地理作为初中的一门科目之一,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与地理相关的知识,难免会产生抓不住地理学习方法的情况产生,这就对初中地理教师提出了严峻的任务,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快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产生地理学习兴趣,下面本文将进行简单探讨。

    一、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理本身对学生的抽象性思维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同时,部分地理教师在对学生授课时,受了太多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授课内容通常是以讲解地理知识为主,未能让学生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来,这就在无形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地理教师的授课模式较为固化,他们很少将新的教学方式引入地理课堂,导致学生很容易对地理课堂丧失新鲜感,这就更难激起他們的主动学习兴趣。一般来说,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他们常会在地理课堂上说笑、打闹,面对这种状况,很多地理教师会采用呵斥、罚站等方式处理。这样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厌恶程度,甚至容易将部分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心理激发出来,从而严重影响了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的地理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学生很少会接触到课本之外的地理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地理水平。

    二、创新地理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理念增大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

    具备了良好的人、地协调观,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及其内在关联产生清晰、科学的认知,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反思过程中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方式,以及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基于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能够清晰感知人们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在不同阶段的体现,并了解产生不同认知的内在原因。同时,有助于学生针对现实环境中出现的人、地之间的矛盾分析原因并提出优化和改善的建议。这种协调观念从理论意义上反映了学生基于良好地理教学理念下而形成的一种科学发展观和客观清晰的思维方式。比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地理学科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均有明显不同,包括从文字到各种类型和地理特征的图表。如,地理教材中所罗列和展示的不同地貌图、景观图、示意图及比例图等,这些教学因素也都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图表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又如,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及相关图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各小组展开读图讲图竞赛。从最初各组在读图讲图中的无序和目标不清晰,到经过不断的观察、比较、总结,形成对不同图表意义的认知,学生在看图中的目的性、方法性和整体性会不断增强。这种由直观具象到抽象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其在观察、分析和思考探究中不断优化自身的人、地协调观,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不断提升。

    (二)梳理地理课堂教学主线搭建其思维体系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及不断的探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在自然与社会等学生更易理解的环境中设计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其地理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出生动、具体、直观的教学情境。如,在地形图的判读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苏轼的名诗《题西林壁》明确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并围绕诗中所描述的庐山游历的感触及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和辩证思维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可通过设定课堂教学脉络,由庐山高峻、庐山山貌、地理物产等内容展开教学,为学生讲解与此相关的地理海拔、等高线、相对高度以及如何绘制、使用地理图的相关知识,营造出浓厚的地理学习探究氛围。可见,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明确教学主线,能够引导学生围绕主线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和思考,使其产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地理奥秘及其内在规律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通过这种有目的探究学习,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使其在思考学习中不断创新理念,帮助学生搭建起一个整体且宏观的知识体系,并对各章节知识点产生全面且清晰的认知。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具备更好地运用知识体系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其学科记忆力和分析总结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究建立知识框架、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包括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梳理地理各章节的知识点,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和运用能力,带动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首先要转变上课模式,使用启发教育,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针对地理中需要背诵的部分加以归纳总结,方便学生知识点记忆,最后根据地理题目进行合理的整合,总结出一套解地理题目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慧华,余云,叶滢.核心素养与初中地理研究概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6):18-20.

    [2]王莉.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问题解决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1):47-50.

    [3]赵康娜,张卫青,崔志鑫,陈强.从地理课程标准看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04):117-1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