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范文 | 胡兴奇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使得我国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对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以后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来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60 引言 信息技术是新时代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在传统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采用灌输式教学,即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演练,让学生在上机实操课上进行知识点复刻。这种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完成了模仿和重复的过程,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很难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现象,中职信息技术应进行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其中便可以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予以改革。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职生看来,信息技术的考试要求远没有专业文化课等科目重要,因此,对信息技术持有不重视的态度。同时,信息技术的理论课程难度较大,中职基础较差,面对一门知识点抽象、难度较大的学科,往往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但教师如果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从学习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如以前在教学PPT制作时,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不再直接为学生指定任务,而是给学生设计科学的教学模式,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不会直接为学生讲解知识点。例如,在教学excel 表格时,学生自行根据课本以及预习成果去完成表格的制作。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发现数据的植入极为繁琐,教师此时可以在一旁循循善诱:“同学们可以试图简化数据插入的方法。”但教师不直接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如翻阅课本、浏览网页等方式,试图找到数据植入的更简便办法。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同时,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被动学习,而是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全面调动。 (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自主查阅信息、学会提问等学习环节。首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极为重要,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依靠学生互助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学生不能直接从教师那里获得问题的解决,而是需要先自行搜寻讯息,通过网络媒介等获得知识的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将理论技能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学生需要学会提问,并且要敢于提问。总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翻转课堂模式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1)精简多练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升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师要以生动直接的语言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体会计算机知识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要以学生练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中,先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负责向学生讲解知识内容,学生通过练习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中职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后,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练习,深入探究并挖掘知识内容,找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二)以课堂任务驱动学生开展课堂学习 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下,学生需要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掌握知识内容,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整个任务驱动学习模式下,关键在于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任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最终的学习效果。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标准与目的,将实际生活内容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为基础,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生活性与实用性,从而拉近学生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三)有效开展课堂评价 中职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评价内容,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要反馈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效,并将课堂评价贯穿到整个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中,使得信息技术教学具备实效性与有效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不仅重视课堂教学结果,更加重视课堂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反思,让学生以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的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学生最终呈现的学习结果,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评级与指导。例如,在让学生练习制作PPT的时候,有的学生在背景图片选择与文字输入方面发生了冲突,导致文字在背景图片的映襯下,难以分辨出其中的文字与图片。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到,这组背景图与文字都是学生精心挑选的。建议学生对文字与图片进行拆分,如果这组PPT的主题是图片,则保留图片;如果这组PPT的主题是文字,则保留文字,相应的配上辅助文字或图片。如此一来,能够帮助学生修改PPT,经过教师的指导与肯定,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最后由教师检查修改后的成果。教师的鼓励与指导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动力,能够让学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中感受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可以让学生对各自完成的学习作品进行欣赏与评价,在为他人提出意见的同时,也会起到自我反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三、结语 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并探究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在完成任务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知识,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使得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中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晓.信息技术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06):93-94. [2]刘晓蕾.浅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职智慧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1(06):95-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