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
范文 | 李静 摘要:隨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初中历史作为中学生基础性必修学科,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和系统了解历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初中历史教师需根据当前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制订教学方案及教学方法,为提高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而努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023 现代化教育理念中,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诉求,在此基础上,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众多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初中历史课堂传授的历史知识十分重要,探究教学有效性则是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核心素养培养的命题研究。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应该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中历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突出,这是因为初中历史教学不仅有着知识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兼顾着文化传承的人文教育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学生历史意识淡薄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初中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程度低,一些学生认为历史学科没有语文、数学、英语分值所占比例大,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历史没有物理化学实用,一些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考试前花一点时间背记即可。因此,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有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及其科学价值,这些观念不仅会影响学生正确学习观的树立,而且影响历史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将对初中历史教 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观念及新课改的推进产生负面影响。 2.课程体系不完善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广大教师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创新改革。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模式是以讲授知识为主,而现在创新教学模式后,由于学生还未形成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因此,学生一时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为改善这种情况,历史教师可以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时,用新媒体设备放映历史资料、相关影视作品等,但是目前许多学校还不能达到这种教学条件,导致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进一步推行。另外,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以及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都是鼓励学生采用高强度的记忆方式,通过多次重复达到背诵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无法认识学习历史的内在价值。教师缺乏创新性课堂,学生缺乏个性化教学,因此,学生无法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3.历史教学队伍建设薄弱 部分学校对历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教师招聘人数少,从目前的现状可看出,有的学校历史教师配备不足,这也是导致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创新教学模式无法顺利推行的关键因素。就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目的而言,很大一部分就是应对考试,在这样的学习目的下,学生学习功利性大大增加,不会对历史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营造生动有趣的历史教学氛围 想取得良好的历史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依据学生能力和教学情况设立能完成的科学性目标。作为历史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一定要保证讲述知识的准确性,一旦出现任何历史性偏差可能会造成十分严峻的后果。 2.优化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 依据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培养要求,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合作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这种优化课堂的教学方式能提升教学的效率,意义重大。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知跨越到理想认知,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主题辩论活动,分析历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历史概述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3.系统整合初中历史教材 为了系统整合初中历史教材,编撰历史教材的人员应该集中谈论和交流,确定一个具体的编写思路和明确的历史体系,并在课后提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后问题。整合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等,保证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才能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价值的经验和参考。 4.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这是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个良好方式。学生对于学习的历史知识熟练应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5.联系古今,融合现实与实践 信息化时代的盛行,为学生阅读小说,关注网络信息提供了方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联想到历史学习的知识,并提升自我探寻历史真相的能力。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教师应该针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历史是对人类过往和起源的追溯,能够塑造学生灵魂,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对于历史现象和事件背后的原因科学分析,从而了解教学材料与其建立的关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品格,历史核心素养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学生在既定的条件下借助历史看待现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结合历史教育的当前现状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创设历史情境,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学生思想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桂云.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J].中华辞赋,2019(09):151. [2]雷春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析[J].试题与研究,2019(29):79. [3]糜枫.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6):105. [4]张洁. 试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5]王晓莉.试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19(31):7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