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
范文 | 罗凤芹 摘要:受新课改要求的影响,近年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虽然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受限于学生在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其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如何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进行培养,也随之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课外阅读教学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与阅读习惯培养分别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让课外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低年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2-309 引言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兴趣爱好发展与生活、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从课外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虽然其阅读能力相对薄弱,对于课外读物的接触也比较少,但如果能够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正确的兴趣引导与行为规范,那么学生就必然能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显然是很有帮助的。 一、合理选择课外读物 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兴趣爱好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对陌生事物存在着强大的好奇心,但在心理特征与思维形式的限制下,仍然很难感受到事物的深层次乐趣与魅力,尤其是在相对抽象的阅读活动中,其阅读体验更是会受到阅读文本理解难度、陌生字词比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果课外读物的内容过于复杂,或是陌生字词较多,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很難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得乐趣,课外阅读兴趣也会随之大大削弱。因此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首先就必须要对课外读物进行合理选择,尽可能为学生推荐绘本一类内容简单、易于理解、图文并茂且陌生字词较少的课外读物,使其能够轻松理解书籍内容,并在精美插图、生动故事情节的吸引下逐渐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另外,由于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较为明显,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还需考虑到班级学生具体的兴趣爱好情况,为其推荐多种类别、题材、体裁的课外读物,以满足其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与阅读需求。例如对于喜欢卡通、动漫的学生,教师可为其推荐如《逃家小兔》《哪吒闹海》等画册或绘本读物;而对于喜欢历史故事的学生,则可以为其推荐如《东周列国志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课外读物;如学生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还可以为其推荐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书籍。这样一来,课外读物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合,学生在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后,也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产生继续阅读课外读物的强烈愿望。 二、重视课外阅读引导 在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整体背景下,即便教师能够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形式、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因素来合理选择课外读物,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仍然是很难保证的,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还需从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引导入手,通过课内外阅读结合、设置趣味问题、播放相关影视剧或动漫等方式来强化课外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其能够在教师引导下逐渐产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时,学生常常会为生动而又奇妙的神话故事情节所吸引,如果教师能够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引出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撞不周山”等神话故事,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儿童版)等课外书籍,那么即便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缺乏兴趣,也同样会出于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主动展开相关课外书籍的阅读。 三、树立良好习惯榜样 教师与家长作为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榜样,其在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中往往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果教师自身的课外阅读习惯较差,那么在向学生提出课外阅读要求时,自然也就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与重视。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榜样作用,坚持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各类书籍,或是与学生进行“师生共读”,并在共读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各种阅读方法,从而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做好示范,并帮助其实现对阅读习惯的不断优化。另外,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也同样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在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中,教师还需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鼓励、指导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对孩子的阅读行为加以规范,这同样能够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榜样。 四、强化阅读过程指导 通过合理的课外读物推荐与巧妙的课外阅读引导,教师能够将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并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兴趣爱好往往也并不固定,因此要想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长期保持下去,教师还需从课内阅读教学出发,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以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感受到阅读的深层次魅力所在。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各种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并将其灵活应用到课外阅读教学中,使课外阅读体验大大提升,而在学生能够从课外阅读中持续获得乐趣的情况下,其课外阅读兴趣的持续性自然也就能够保证。例如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诗中意象,带领学生对诗人所描绘的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展开想象,使其能够准确理解诗意,并感受到古诗的魅力所在,待学生掌握读出节奏、推敲字义、提取意象、感受意境等古诗阅读方法后,再鼓励其阅读《桑茶坑道中》《舟过安仁》等其他类似的课外古诗,同时尝试对课上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运用,而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其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兴趣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总之,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思维习惯,这一直是我们每个学校语文教学老师都在追求的人生目标。适时给予鼓励,激发孩子阅读书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顾芮梦.亲子阅读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68. [2]张杰.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21(17):66-6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