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路径探析 |
范文 | 金花顺 摘要 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更加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此中职院校加强了对学生创新理念以及核心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教学实践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其教学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人才的成功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 这对提升学生掌握政治知识的能力有重要帮助。本文将对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相关的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政;教学;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15 引言 当下时代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经济环境也逐渐变得的越来越复杂化,在当下经济全球化不断渗透入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逐渐产生变化,比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生活价值观等受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我国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产生的较大的影响。我国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些问题不断的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成果产生着影响。 一、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缺少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参与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具有内容体系庞大、概念知识较为抽象以及记忆理解难度较大的特点,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采用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课程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以及探究学习兴趣。有鉴于此,加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提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创新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思政课上,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只有具备强烈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够保证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构建高效的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体系。 (二)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根据近年来的教学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中职院校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但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依旧坚持过去的教学理念和观点,尽管在形式上朝着现代化转变,但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学生对于学习过的知识缺少深刻的印象,记忆并不牢固,加之思政课的内容较多,教师压缩了课堂教学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间隔较大 为保证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的其他课程时间受到了压缩,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学习未能结合,强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中职院校的思政課程分布较为分散不集中,周期间隔较大,无法实现连续稳定的授课教学,部分思政课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因此,想要提高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制定完善的长期教学计划,将思政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保证中职教学体系的高效系统化。 二、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具体策略 (一)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思政教学情境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多数学生的精力和兴趣都集中到了网络信息获取上,信息资源来源的拓展以及学生获取知识量的增大,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鉴于此,中职思政课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课程发展的现实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依托于信息技术,通过音视频以及微课等教学方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例如:在《我们的中华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纪录片播放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万里长城、兵马俑以及北京紫禁城等大型历史纪录片,同时伴奏《故宫的追忆》,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增强思政教学实践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自身并加以创新,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当前形势下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应用与其他课程教学活动之间尚未形成有机结合统一体,无法实现课程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契合。为此,需要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加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在《社会主义民主》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社区活动以及班级内部投票表决活动,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三)积极开展辩论竞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印象 中职思政课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绕口,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并开展相应的辩论竞赛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增加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社会与法》的法律部分知识过程中,可以开展相应的模拟法庭辩论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就同一案件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加深学生对法治社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一言蔽之,提升中职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实际需求,也是当前中职院校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及促进学校稳健发展的必然。这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吸引力。对此,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情境,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开展辩论赛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全面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赵明刚.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路径探讨[J].教育评论, 2015 (4) [2]周爱萍, 李伟.中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J].才智, 2014 (32) [3]张宏玮.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中职思政教育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 , 2014 (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