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 |
范文 | 陆金恋 摘要: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拥有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不仅能更好地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逻辑问题,还能为日后的高难度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进而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 引言 近年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旋律。数学推理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小学生数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推理能力呢?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理解数学知识推理过程,从而实现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 一、以旧知唤新知,在类比延伸中培养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先让学生独立编一道小数的加法或减法计算题,然后收集学生的作品如下:2.25-0.56,4.34+0.36,5.72-2.5,4.8-1.62,6-3.14。教师提问:“这些算式可以怎样分类?分别代表哪种情况?”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之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这些题的计算方法,并思考:“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你用到了哪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试算、讨论逐步明白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类推迁移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然后设疑:“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求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那么分数加、减法呢?分数加、减也是这样的吗?”通过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关联,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似性”特征,从而通过旧知唤得新知,进一步对后续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猜想,有利于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知识的类比延伸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指导学生进行猜想性推理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使学生对可能性有深刻的认知,教师采用了游戏教学。首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布袋,分别放入绿球6个和黄球3个,然后让2名学生来摸球,具体规则如下:2名学生轮流摸10次,摸完后放回,甲摸到绿球加1分,乙摸到黄球加1分。猜一猜谁会赢?这一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激烈探讨,学生跃跃欲试。在经过三组实验之后,最终的结果都是甲获胜,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之后师生交流和探讨,此时学生对这一问题已经具备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因为布袋中绿球的个数比黄球的多,说明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甲获胜的可能性更大。基于这一游戏,学生不仅唤醒了原有的认知和经验,以此为基础进行逻辑推理更轻松、更容易,也有效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为接下来学习更复杂的逻辑推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提高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推理技巧 在《比一比》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比较”的内涵以及熟练运用“比较”的知识进行数学推理,教师可以开展“比一比”的课堂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分为三个主题:比多少,比高矮,比长短。在进行“比多少”这一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几名学生手拿写有数字的卡片站上讲台,然后挑选学生按照数字大小对讲台上的学生进行排列,排列正确的学生可以抽取一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加入队伍,由其他学生再次进行排序;在进行高矮与长短比较的环节,可以使用写有学生身高数字的卡片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于更大数字的概念,也能进行推理过程。实践环节结束后,授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出实践所得的推理心得。在实践活动中讲解推理结论,会加深学生对于推理結论的理解,并且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也能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集中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推理技巧。 四、在冲突情境中引发推理猜想 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如下情境:“同学们,请你们拿出纸和笔,随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利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每一个角的度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只要你们将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告诉老师,老师就能很快知道第三个角的度数,你们相信吗?”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画三角形,并且利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随后,教师随意点名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所画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最后由教师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教师在得知了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之后,就能够很快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于是学生开始猜测:“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特定的关系,其中是不是隐藏着什么规律呢?”还有学生提问:“老师在得知了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之后,就能够得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不是三角形三个角之和是固定不变的呢?”这样,教师就能够借助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推理猜想。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坚持将培养推理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保华.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提升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20):51-53. [2]施英丽.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及培养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10):8-9. [3]郑艺彬.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23):103-1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