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
范文 | 敖格尤 摘要:针对小学生群体的认知短板,结合其思维习惯和认知特征,我们理应在色彩教学方面有新举措、新尝试。要让学生既能感知到美术的奇妙魅力,又可以对美术以及色彩有更充分的认知,为学生艺术品格的培养和心智成长发展做好铺垫。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引言:美术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的,是很多人都喜欢的艺术形式。学美术,了解美术,这对文化的传承、艺术品格的塑造以及学生心智成长进步都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小学色彩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没有重视对色彩认识 由于受之前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教育者的教育还停留在之前的思想,认为只要学生学会简单的勾画和填充色彩就可以了,不用太重视对美术的教育。这样的思想对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色彩教育是接触美术的基本,如果连基本的色彩都搞不明白,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颜色,甚至不知道两个颜色相互融合会变成另一种颜色,这样的美术教育无疑是走马观花。所以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色彩教育,让他们明白色彩的一些基本变化,在不同环境中颜色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两种颜色搭配可以发生颜色的变化等等。 所以教师要注重对色彩的教育,这样在进行美术知识传授的时候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了,美术的基本元素就是色彩,没有了色彩,美术也会变得失色。教师首先要足够重视,用心引导,这样才能推进对色彩的教育。 2.学生对色彩的学习热情不高 关于色彩方面的知识比较枯燥难理解,如果按照之前的教学,满堂灌,那么学生就会变得特别迷茫,不知道这节课到底讲了些什么。对色彩的教学可以引入一些工具帮助自己的教学,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互动和动手游戏等完成对色彩知识的讲授。 比如在讲授两种颜色混合会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发现两种颜色融合在一起会发生变化,并且颜色的多少也会影响混色的深浅。通过自己动手学生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想要让学生对色彩产生兴趣就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引入到课堂,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的 知识。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1.有趣的色彩教学,展现美术的魅力 面向小学生进行的色彩教学,我们要考虑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愿意接受,主动思考,深刻认知。进行有趣的色彩教学,就是要以生动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大家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有趣的色彩教学,可以让美术课堂更具活力,也让孩子们保持热情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轮廓填色法”進行的色彩教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在其内部用粉笔涂成各种颜色。将圆形内部的白色涂成橙色,大家可能就会说它是太阳,是橙子。如果涂满粉色呢?或许会说这是气球。通过色彩的不同,大家看到的事物发生了变化,猜想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一种有趣的色彩教学。还可以预先准备不同颜色的塑料板,用搭配滤镜的方式给孩子们展现不一样的色彩所带来的魅力。比如在投影仪上投射出小斑马的图案,它本身是黑白相间的。但如果我们在投影仪的光源前面放置一块绿色的塑料板作为滤镜呢?如果换成一块蓝色的滤镜呢?学生们会发现,随着光源前面的滤镜发生变化,学生们看到的图案在色彩方面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同样体现出色彩的有趣的一面。 在色彩的趣味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教学形式,通过游戏活动,有趣道具,有趣的教学语言和有趣的背景音乐烘托等各种方式来展现色彩的魅力,并为大家讲解介绍色彩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一定能对色彩有更好的认知。 2.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了解色彩的变化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逐渐被人们熟知,并且也被利用到现代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色彩变化是一个神奇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单单靠教育者讲授,很多学生就会迷失自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两种颜色相互结合之后的变化,比如可以让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都往中间聚集,当两者慢慢融合的时候让学生观看颜色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形式很多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了不同颜色之间混合会发生变化,并且这种形式也比较新颖,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课后的时候,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比如自己回家用不同颜料调出不一样的色彩,通过不断的实践,那么他们就会慢慢掌握了色彩变化的一些规律,对他们认识色彩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3.学于生活 小学生处于充满活力的年龄阶段,纯真的他们有着朴实的想法,相同的色彩可以在不同学生的笔下组成不同的作品。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领悟生活,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鼓励他们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开阔思路,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中探索出新的作品;让他们融入生活,理解不同的色彩,在接受色彩冲击后,拓展思维,通过作品将色彩的冲击带给观者。教师也应该在生活中不断引导学生,可以带领学生在不同亮度的环境下体会色彩,也可以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去公园写生,让学生积累色彩素材,感受生活,并通过作品描绘出来。 结论:色彩教育在小学中至关重要,在教育中要注意对学生色彩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他们的美术能力。色彩教育要有创新,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他们学生的热情,巩固他们对色彩的认知,有了良好的色彩基础,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才会变得畅通无阻。教育者在实践中要多探索,找到适合的色彩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娜娜.在色彩的海洋中航行——提升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措施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184-185. [2]宋元鑫.浅析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有效措施[J].科幻画报,2020(09):262. [3]高蕊凤.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方法探究[J].新课程,2020(38):88. [4]吴弦.追寻大师脚步,探访光影魅力——砂纸点彩画在小学色彩教学中的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20(27):66-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