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可穿戴设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程汉兵
【内容摘要】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应用与服务设计三方面的优势,对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具有导向性作用。本文的研究从应用的角度入手来探索可穿戴设备改变体育教学模式,尝试在体育教学中植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来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 体育教学 深度融合
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就是想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条条框框,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相整合,能起到相互互补、提升,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方向。可穿戴设备通过技术的革新,越来越方便携带,并能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无线通信和社交网络等,将其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找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运动负荷,设计出每个学生的运动处方,实施个性化教学。
一、可穿戴设备的特点
1.交互性
可穿戴设备的智能交互技术涉及多点触控,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眼球识别和骨传导技术,比其他移动设备交互性更强、功能更齐全,更能吸引人,给人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方式,能够对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辅助功能,符合90后“新人类”的体验需求。
2.便携性
可穿戴设备体积小巧,实时接触,软硬件融合和集成度高,材质柔软,无刺激,防水、防潮,续航时间长,适合长时间佩戴。还有强大的软件功能,将设备搜集到的信息与数据第一时间推送,给用户直观的展示与反馈,便于用户根据反馈做出相应的变化。
3.感知性
可穿戴设备不同以往的电子设备,它能全面延伸人的感官能力。通过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自动搜集人体运动前后的信息与数据,并及时传输给用户,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感知体验。对信息的感知和处理能力的提升,人们就可以更好的感知自身与外界的信息,达到智能化的感知体验。
二、可穿戴设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现有互联产品丰富的外部环境中将学生的兴趣拉回到体育课当中,成为体育教师的当务之急。学生往往对新产品、新技术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使用驱动力,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这些交互式产品运用于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可穿戴设备的便携与小巧成为首先产品。它具有的强大交互功能,将实时数据反馈给学生后,学生就会对这些反馈做出反应,会不自觉地继续参与到训练和练习当中,课堂的学习氛围就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
2.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
体育课要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体育课中教师最难掌握的就是课的练习密度、练习强度,而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学生身体数据感应、肢体动作探测、肌肉生动电、环境数据等,并通过声音提示、显示屏、振动等可感受信号,将整理的数据传输出来,便于师生感知,再通过分析整理后的信息反馈给师生,让师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负荷,达到最佳的运动方式。
3.实现教师个性化指导
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重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实施个性化的教学。以往体育课大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跟着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造成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为扭转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成为可能。可穿戴设备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将每位学生运动时的实时信息传输给教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针对个体不同的身体基础、环境特征、气候现象等制订科学的运动方案或者练习强度。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反馈的指令,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形成小组间活动的方式、方法,不明白之处可以再找教师指导解决。
4.形成合理的评价体系
以往每堂课都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成绩等做出评价。由于教师收集到的信息很少,在评价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偏差和错误。但有可穿戴设备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可穿戴设备就有强大的储存和分析能力,能将收集到的信息长时间保存,教师可以随时查看某个学生某段时间的表现和运动分析数据。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可穿戴设备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查,判断自己在练习活动中是否实现了自己所预设的目标。根据数据的分析和反馈,学生的思维方法将会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自己的认知策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与相关平台的互联,建立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可涉及问题的发现、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结果表达、成果展示等,从中教师可以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策略。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将其引入体育教学将大有可为。让它与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平台相连通,将课堂上搜集到的学生运动信息与数据及时进行整理与分析,反馈给教师或者学生,就能给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帮助他们加深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于南翔、陈东义、夏侯士戟. 可穿戴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的新发展[J]. 数字通信,2012.4.
[3] 李扬新. 一代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10.
[4] 孙效华、冯泽西. 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研究[J]. 装饰,2014.2.
[5] 张仁玉、马霖霖. 可穿戴设备的今世来生[J]. 走向世界,2013.24.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