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探究
范文

    庞志芳

    摘要:近年来,导学互动模式已经在小学课堂广泛的应用,这种服务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所教授的学科和服务型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强调导学结合、互动探究,使侧重点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有所思考,或者自己提出问题。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以将导学互动模式教学应用起来,结合学科特点积极进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弄懂这道题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应该这样做,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

    引言:师生互动是学生信息获取、知识传递及师生融洽关系的重要桥梁。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若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或互动不畅,则极易影响数学课堂整体效果,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为打造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重视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保证互动的深度、广度与趣味性,进而对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以充分调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以数学情境为依托,增进师生趣味互动

    为促进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顺利实现,需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增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出发,教师应当整合教学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数学情境,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突破传统单一化的问答形式,增进师生趣味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传统教学观念,转变题海战术,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互动积极意义得到最大化发挥,为师生互动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创设数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引导,把握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情境下强化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打造高效、民主的数学课堂,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明显改善。

    例如,在“三角形”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已掌握的三角形及其性质相关知识出发,在数学课堂中整合资源,创设游戏情境“猜一猜”。在这一情境下,以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几个三角形,遮挡住每个三角形的大半部分,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有的学生认为,露在外面的是一个锐角,由此推测是锐角三角形。有的学生认为,由于露在外面的锐角比较小,因此另外两个角应该不会是锐角,所以猜测是钝角三角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猜一猜”情境的创设,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与教师开展互动,感知到数学学科魅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无形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以数学活动为辅助,拓宽师生互动广度

    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居主体地位,为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应当加以密切关注,所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个性化的,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表现,主动参与数学实践,师生互动的广度也得以拓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组织开展的数学活动应当具有趣味性,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确保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符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数学活动中增进师生互动,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其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学生数学技能得到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

    例如,在“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及学情,组织开展动手测量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以直尺来测量铅笔,在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说,“我的铅笔是17厘米8毫米。”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是如何测量出的?”这就诱发了学生深度思考,学生说,“我是从尺子的0量起,看到另一头的刻度。”此时教师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看到刻度的?”学生说,“我看到刻度下面是17,单位是里面,后面还多出8个小格,小格单位是毫米,也就是17厘米8毫米。”其他学生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表示认可,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给予表扬,进而把握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可以发现毫米与厘米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基于实践出发,学生深刻认识到毫米與厘米之间的进位关系,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师生之间良性互动,能够助推实践,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以开放问题为支持,加大师生互动深度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过程中彼此开展思想碰撞,因此可以将师生互动看作是一种思维活动,其间教师应当立足教学目标及内容出发,设计开放性问题,保证师生之间互动的深度,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开放性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一个客厅长为7m,宽为6m,需要在上面铺设地板,在采购地板的过程中,一共有三种正方形地板可供选择,分别是60cm、1 m和2m,该买哪种地板呢?”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2m的地板铺设起来更加省力,地面的缝隙少;有的学生认为,买60cm的便于运输,在铺设过程中能够减少浪费;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混合买,买6块2m的,买6块1 m的,铺设刚刚好,不会造成浪费。

    四、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顺利开展与完善,直接影响着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激发了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和教师进行互动,不仅有效提高了互动教学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问题情境教学中,我采用激励性语言去评价学生,学生由此提高了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积极的评价过程中,身心也获得了健康发展,并形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了乐观的学习意识,提升了数学综合能力。

    结束语:现在,师生互动教学已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思想,以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建芬.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析[J].名师在线,2021(10):34-35.

    [2]彭美珠.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21(10):63-6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