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索
范文

    黎青妮

    摘要:当前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能提高农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用所学的知识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此,本文主要提出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升农村高中政治课程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1-133

    引言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体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方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四大政治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政治学科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身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我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取得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教学效果,以下仅对此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是指学生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所形成的认可和赞同我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素养。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教学目标抽象、复杂,难以达成,但其实只要我们将其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加以联系,学生很容易就能对其轻松理解,并由此形成良好的“政治认同”素养。例如,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课的时候,我就从高中学生平时观看时政新闻较多的特点出发,为他们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制度的区别及其对于国家所形成的不同影响。以资本主义国家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制度为例,由于不同时期由不同党派执政导致一些重要的国家决策难以有效执行下去,而我们“坚持一党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国家重大政策的一致性与连续性,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同时,我还向学生列举了青藏铁路建设、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举办、“神九”飞天、“蛟龙”下海、“歼-15”鸣惊人、高铁奔驰等学生生活中所经历过的实例以及了解颇深的实例。

    二、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培养“理性精神”素养

    “理性精神”是指学生通过政治学科的学习所形成的对认识和改造世界行为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我在自身的政治生活教学中便借助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切入,对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素养起到了极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这一政治哲学知识点的时候,除了向学生详细讲解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迁回的”这一原理内容,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告诉学生“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这一哲学原理同样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像我们的学习过程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遇到各种不计其数的困难,对此,我们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一蹶不振,而应当坚定信心,及时洞察学习过程中各项问题解决与改善的可能性,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学习发展的总趋势,最终做到经受得住困难的磨炼和考验,进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培养“法治意识”素养

    “法治意识”是指学生通过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所形成的对法律认可与遵从的思想及其态度。“法治意识”也是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感于高中阶段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各种与法律相关的事物及其经历,因此,我在自身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引入生活化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例如,在教学“投资理财的选择”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便向学生讲解了他们时常在银行滚动屏幕上看到的“非法集资”的相关问题,像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它会产生哪些危害等;此外,更是为学生列举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同时,让其明确正规渠道投资及其理财与非法集资之间的区别。在我国,关于非法集资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这样的扩展式讲解与延伸在扩大学生视野范围的同时也让他们的法治意识得到了培养与锻炼。

    四、引起共鸣,实现思想教育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需要正确选取时政热点,对时事新闻和时政热点进行筛选,合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最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达成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一课中,教师需要将相关的时事热点新闻和教材进行有效结合,将钓鱼岛问题造成的社会各界反应在课堂上予以說明,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展开教材内容的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教材上的相关内容,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完成教学活动,最终取得学生教师都满意的课堂教学成果。在自身的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就会通过借助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例如,在全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我们应当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实际经历发表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这一问题可谓是充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他们纷纷积极发言。立志为祖国建设出力:“维护社会公德,奉献他人,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就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想法阐述了自己力所能行的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这在深化学生政治认知与理解的同时,也使他们“公共参与”的意识及其素养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立足学生的日常生活,积极践行生活化的教育理念,能加强学生所学抽象政治知识与其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其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敏华.农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师道·教研,2020,(6):97-98.

    [2]徐秀平.农村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37-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