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策
范文

    吕凌丽

    摘要:本文阐述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高中生数学思维欠缺的原因,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知识点,不仅在新课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而且在习题的讲评中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不断地总结,运用多种教学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生;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01

    引言

    高中数学所涵盖的内容除了一些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外,还应该建立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了解各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逐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我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数学思维能力?根据数学教学大纲来讲,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够准确的分析数学逻辑、用自己的观点来概括数学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举一反三,会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的方式进行推断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即使是掌握了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也知道具体的解题步骤,但是只要题目稍作改变或者是没有看过的题型,学生就不知所措,云里雾里,这就是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在表面、机械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比前面所学的知识不管在横向还是在纵向都有很大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提出了不少的要求,否则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掌握、解题技巧的传授都将成为一纸空谈,同时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够促进生物、化学、物理学科的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迫在眉睫。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在新课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确定教学内容,还要将这些内容的推论和判定的过程传授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个理论到底是怎么来的,并告诉学生这个问题会帮助我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并且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每个章节的内在联系,有必要的话,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归纳,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而让学生推断出新的知识点,在每一次推导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欧拉公式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推理,更深刻地理解欧拉公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

    1

    1+3=4,

    1+3+5=9,

    1+3+5+7=16,

    1+3+5+7+9=25,

    .....

    让学生由此猜想,1+3+n+…(2n-1)2=n2。

    那设多面体的面数为F,顶点数为V,棱数为E,那么F、V、E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对三棱锥、四棱锥、三棱柱、四棱柱的面数、顶点数、棱数进行总结,学生们发现:三棱锥的面数(F)为4,顶点数(V)为4,棱数(E)為6;四棱锥的面数(F)为5,顶点数(V)为5,棱数(V)为8,;三棱柱的面数(F)为5,顶点数(V)为9,棱数为(E)9;四棱柱的面数(F)为6,顶点数(V)为8,棱数(V)为12。通过学生的观察,我们推断出在凸多面体中,满足V+F-E=2,这就是欧若拉的原理的推论。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利用各面来求出他们的内角总和[1]。

    二、数学教师除了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在习题的讲解中进行。教师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更应该抓住有利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够对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做到举一反三,就能够创造出各种同类型的问题,扩大知识的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讲题而讲题,学生不应该把解题思路和步骤背下来,而应该要让学生思考:这道题主要的考点是什么,怎么样将这些知识点有效地结合起来,哪些知识点是关键部分,是我们需要注意并且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这些内容都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数学的学习中,数行结合的解题方法是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因此遇到这类题目,我们一般在读题的时候,就会将题目中给我们提供的有效信息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图形来分析问题,这样题目中给我们的信息和我们想要探索和求得的结果展示的非常清楚,很好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知道了题目的整体结构,帮助学生找出一些有利于我们做题的结论,然后通过这些重要的结论来找出对解题有用的结论,帮助题目的最终解决[2]。

    三、在复习课中,更应该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高中数学中各章节、各部分的知识点都是有联系的,很多题目都是运用多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些所涉及到的各知识点又是存在一些联系的,这也考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准确地找出问题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并找准其中的关联性,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构成整个解题的思路和框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综合水平,也考验了学生概括、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都会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并适当的对结构图进行补充和说明,帮助学生理清本章的学习框架。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章中,知识体系主要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方程的形式进行掌握,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三种图形的几何性质,其中包括: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开口方向。但是在这一章中不仅要学习其中的知识体系,还应该运用数学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方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面积问题,标准方程、不等式、向量、弦长等问题[3]。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积极的展开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勤动脑,多与教师进行互动,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祁玲娟.浅谈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02.

    [2]邓柯.浅谈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J].才智,2019(18):1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8: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