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在农村幼儿园开展奥尔夫音乐活动
范文

    尹秀娟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教学方法,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亲自参与,回归人本”,能提升农村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灵活性,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学习好音乐,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1-183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教育之一,它作为美育的一种,是于幼儿同步发展的。孩子不能没有音乐,就像不能没有游戏和童话一样,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忽略的作用。而农村幼儿园却存在很多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专业知识过低。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学前音乐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系统训练,导致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够,教学水平偏低,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体系,教学方式单一。

    2、音乐课程没有专门的教材。

    3、教学设备简陋,音乐教材缺乏。制约了打击乐的开展,影响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全面实施。

    4、农村幼儿园普遍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就是教会幼儿唱几首简单的儿歌,跳几个幼儿舞蹈,做几个音乐游戏,掌握一点儿音乐技巧。因此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忽略了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使得音乐教学缺乏创新性,而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使得幼儿参与性不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缺少了乐趣,对今后的发展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我在开展音乐活动时,发现幼儿节奏感差,参与性低,对音乐处于没有感觉的状态,打击乐乱打一气。

    5、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存在认识的误区,对音乐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很好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音乐游戏和活动。

    因此,农村幼儿园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我发现奥尔夫音乐比较适合在农村幼儿园开展。

    奥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体系之一,它是一种非常先进、科学的音乐教学理念,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幼儿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是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

    [1]奥尔夫音乐采用音乐游戏,打击乐演奏,舞蹈律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多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如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等。

    那在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呢?

    一、通过师资培训,深入了解奥尔夫音乐。

    为了更深入了解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思想,掌握和提高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农村幼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不断反思,可以参加奥尔夫音乐专业培训或网上在线交流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使奥尔夫音乐能在农村幼儿园顺利开展,这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二、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兴趣。

    1、语言节奏练习,朗诵入手。[2]

    通过本地的童谣,儿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运用一定的词组和语言去掌握一定的节奏型,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幼儿在边朗诵,边拍手(可以两个小朋友互相配合)的过程中培养节奏的敏感性。如《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本身童谣朗朗上口,再加上拍手或拍腿的动作来加强节奏感,幼儿更容易掌握。

    2、音乐节奏练习,本土为主。

    选择幼儿喜欢的,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可以通过拍手,拍腿,跺脚等身体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也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运用乐器演奏,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欣赏及游戏的兴趣,重点结合我们周边的本土特色,“秧歌”,“舞龙”,进行节奏练习,因为每逢新春佳节,这些活动会便会如期举行,幼儿对其音乐比较熟悉,兴趣点很高。

    三、通过声势活动,增加幼儿自信。

    [3]声势活动是用幼儿身体作为乐器。声势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活动中,幼儿通过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的感受和表现音乐。活动中教师不能单纯要求幼儿学习技能,而是在一定情境下给予暗示,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自己寻找感觉,开动脑筋,为的是提高幼儿对音乐课堂的兴趣。以《布谷鸟》为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活动,是幼儿乐在其中。

    四、通过对乐器的认识,培养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乐器简单,有趣,能很好的表达出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适合幼儿学习。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让幼儿充分认识了解奥尔夫乐器。[4]

    1、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指的是那些本身没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它在组合编制上并无章法,一般以四大类为基础。

    (1)木质类:单、双响筒,木鱼等。

    (2)散响类:沙锤,串铃等。

    (3)皮革类:各种鼓类乐器。

    (4)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

    2、有固定音高打击乐器:钢板琴,木琴等。

    3、自制乐器。

    在奥尔夫音乐中强调动手参与,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可以使幼儿从感性上理解乐器的发音原理,乐器构造原理等,如易拉罐,纸杯中放入沙子,豆类制作散响。钥匙,瓶盖穿起来制作串铃。纸箱,水桶制作鼓类乐器等。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他们的心情和兴趣不亚于用真的乐器。

    幼儿在了解各种乐器的基础上,教师选用多种教学方式和不同音乐素材,让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加强节奏感,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用自制乐器的创造发明,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五、通过合作练习,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重要的素质之一,幼儿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恰恰对这一点非常欠缺。而奥尔夫音乐的合作是多种多样,灵活变化的,它需要幼儿之间的沟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如多声部节奏与合作练习《做麻薯》,两人面对面站着一起说儿歌。第一名幼儿拍手,第二名幼儿按节奏拍手,并在第一名幼儿拍手的间隙中巧妙做动作,合作配合很重要。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还能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快乐。奥尔夫音乐的引入能让每一名幼儿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愉快的参与,快乐的享受。

    六、通过奥尔夫音乐培养幼儿听觉记忆和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让幼儿作为演奏者参与到音乐中,运用节奏、旋律的练习,让幼儿在记忆节奏,重复节奏中,培养了幼儿的聆听和记忆习惯。由于练习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游戏中幼儿已经不知不觉的提高了专注力,加强了听觉记忆。

    创造力的培养。在奥尔夫音乐中,其实各项能力的培养是贯穿始终的,在每一项练习里都可以见到幼儿创作的影子。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再配上相应的场景和道具进行表演,表达歌曲的意思,让幼儿在操作中体会创造的乐趣,从而培养其能力。

    七、通过户外游戏的设计增加可操性。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可操作空间,在户外设计多功能音乐墙。师幼共同收集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和设计,如利用瓶子,锅盖,勺子,水管等,制作一面可供幼儿去打击,探索音色和发音的墙面。幼儿在亲自操作,互动,实践中增强各项能力。再有利用各种音乐形式加入舞龙、扭秧歌、踩高跷、竹竿舞、椅子舞、花样跳绳、篮球操、跑酷、跳皮筋等。在培养幼儿节奏感的同时增强体能的锻炼。

    总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容易掌握,富有乐趣,能提高和改善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让我们不断学习,认真实施,给农村幼儿园插上音乐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国音乐学院函授教材.1986年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

    [3]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用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6年

    [4]蘭芳.《奥尔夫音乐活动实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34:37